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γ测井资料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在8411矿床的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测井资料的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速度快,分辨能力强,用微机进行计算等优点。作者通过用反褶积法对8411矿床γ测井资料的解释,对视特征参数的选择条件,γ强度底数的确定和划分矿层边界的原则,提出了初步看法。将该法的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平均含量法和矿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视特征参数的取值大小对矿层线储量及矿化分层的影响,并讨论了引起线储量相对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dredged sediments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flow are studied by an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A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for the turbulence in fluid phase/water and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sediment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sediment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and sink terms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ediments are tracked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sediment drift velocities in cross-flow are computed by a 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 (MP-PIC) method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ed sediment cloud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n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ross-flow destroys more or less the double vortices occurred in stagnant ambience and dominates the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sediment cloud. The computed results suggest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24.
长江口九段沙下段冲淤演变水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及工程对九段沙下段地形冲淤的影响.根据已建立的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水流数学模型,用新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结合由现场测量得到一期工程前后九段沙下段近期地形演变,数值模拟了北槽区域流通量、底层欧拉余流和北槽中下段平面水流特征,以综合分析北槽水域水动力变化对九段沙下段地形冲淤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核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柏林  安丰全 《现代地质》1996,10(2):260-266
着重探讨了放射性测井曲线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补偿中子测井曲线和补偿密度测井曲线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对于自然伽马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采用反褶积技术和有效的噪音压制技术;对于补偿中子测井曲线和补偿密度测井曲线采用了改进的α因子法。可以发现: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可明显地改善有关曲线的纵向分层能力;处理后的曲线与岩心柱状图及与微球、微电极等高分辨率曲线进行对比,其相关性有很大的改善;应用高分辨率处理后的曲线求薄层的泥质含量等参数,其相对误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6.
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欧拉方程组大气数值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个具有较高时间积分效率的三维弹性大气数值模式。其中,控制方程为能够描述大气非静力及可压缩性的欧拉方程组,时间积分采用了高效率的“半拉格朗日、半隐式”方案。通过引用一个简化的“云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针对大气中深厚湿对流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对该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和复杂现象进行有效地模拟。试验结果还表明,动力学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时间积分,它还具有较好的频散特性,保证了空间计算的精度,从而完好地描述了风暴的形态。  相似文献   
27.
用欧拉方程估算埋深和形状因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用欧拉方程估算埋深和形状因数的方法原理,并用模型计算加以验证,最后用湖南某地含原生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筒上的ΔT异常证实这种估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28.
辜旭赞  张兵 《气象科技》2007,35(5):613-620
通过"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长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成为一种双三次曲面拟合新算法数值模式。它对模式大气作非线性(空间二阶可导)描述,是用数值分析(三次样条/双三次曲面)与计算方法近似求解大气运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用Z坐标系高分辨率双三次数值模式,采用原始大气运动方程组和采用欧拉时间积分方案,设置理想扰动,对大气声波Lamb波做数值模拟;采用大气不可压假定,除去声波,对大气重力波龙卷扰动做数值模拟。对比模拟发现:理想Lamb波以声速在水平方向传播,扰动能量频散快,仅能在原地持续数秒钟;理想龙卷扰动则在原地可持续约1 min,且波动内圈(外圈)自下至上始终处于风场辐合(辐散)状态,具冷心结构和气压驻波特征,可因水汽进入扰动与借助凝结潜热释放而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9.
海底电缆多次波衰减是国外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研究关注相对较少,相应理论和实验研究相对匮乏。介绍了OBC多次波的压制方法,对上下行波场反褶积衰减海底电缆表面多次波方法理论及相应技术流程做出了详尽阐述。该方法不需要震源信息、不需要去掉直达波和鬼波,即可达到衰减表面相关多次波的目的,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处黄土塬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非常大,受复杂地表条件及近地表结构等因素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及相位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导致解释陷入误区。因此,急需根据该区地震资料特点进行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以提高资料保真度。在总结当前一致性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复杂地表条件下新的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技术流程。在创新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思路的基础上,首次应用双域近地表Q吸收补偿技术,拓宽频带的同时,提高沟—塬连接线资料振幅、频率一致性;应用地表一致性俞氏子波反褶积,实现低频噪声的衰减及有效信号频带的拓宽,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料子波一致性。实际资料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