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3篇
  免费   1461篇
  国内免费   1443篇
测绘学   1343篇
大气科学   1583篇
地球物理   1310篇
地质学   3126篇
海洋学   986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992篇
自然地理   294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加快松辽盆地南部(简称松南)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开展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通过对松南深层致密砂岩的分析,根据致密砂岩岩性组合特征将已发现的深层致密气类型划分为稳定厚层砂型、砂泥互层型、泥包砂型3种类型,储层物性普遍差,孔隙度多小于6%,渗透率主体<0.10×10-3 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对松南典型致密储层矿物成分与微观特征的分析发现,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形成主要受3个方面因素控制:一是早成岩期发育绿泥石包壳,有效抑制成岩中后期粒间钙质胶结、硅质胶结的发生,保护原生残余粒间孔隙;二是富火山岩岩屑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三是生烃增压产生大量微裂缝,改善储层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松南致密砂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即充足气源提供物质基础、斜坡古沟谷与断裂控砂、次生溶蚀与微裂缝控储、断裂活动与稳定盖层控富。  相似文献   
992.
以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中房屋建筑破坏严重的龙头山集镇斜坡地形为例,通过地脉动测试分析得出斜坡及坡顶测点相对于坡脚参考点谱比峰值均>1,顺坡向谱比峰值大于垂直坡向谱比峰值,且谱比峰值从斜坡坡脚到坡顶逐渐增大,坡顶处约为3;顺坡向谱比峰值对应的频率为4.57~5.39 Hz,垂直坡向谱比峰值对应的频率稍高,为5.42~5.96 Hz。通过结合黏弹性边界的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斜坡地形在垂直入射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坡坡顶处的位移放大作用显著,坡脚处放大作用较小;介质剪切波速对斜坡地震动的影响较明显,尤其是坡顶点处不同介质剪切波速模型位移峰值差异较大。由于斜坡地形复杂的散射效应,在斜坡及附近测点均出现明显的转换面波,坡顶点处波形转换最显著。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龙头山集镇依坡而建的房屋建筑破坏严重是由局部地形地震动放大效应与地震动差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3.
均匀半无限体中表面源激发近表面波场由瑞利波主导,当浅部存在异质体,前行瑞利波发生散射,异质体周围表面波场响应谱发生变化。当异质体长度相对波长较大时,由异质体上方表面质点响应谱提取绕射波频散曲线可分析异质体与周围介质刚度差异对绕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与含软层或硬层半无限体中瑞利波特性比较,可以发现绕射波具有与瑞利波类似的传播特性。异质体上方谱变化特征与异质体和周围介质间刚度差异有关,本研究基于异质体绕射波与入射瑞利波位移结构差异解释谱变化现象。结果表明:异质体上方谱与周围谱明显不同,在偏移距−波长域,相对于前方波场,软质体上方谱密度整体呈减弱趋势,硬质体上方谱密度整体呈增强趋势。根据谱密度变化对应偏移距、波长及谱密度强弱,可以预估异质体在传播方向的位置、埋深,并识别异质体类型。  相似文献   
994.
Tóth提出的区域地下水流理论为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从4个方面总结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发展历程,对比国外多本水文地质学教科书对区域地下水流理论的描述情况,系统梳理我国《水文地质学基础》教科书自1986到2018年的4个版本对区域地下水理论描述的演变情况.分析认为,我国《水文地质学基础》教科书对我国学者开展区域地下水流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区域地下水流理论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煤层气在排采过程中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利用煤岩三轴应力应变(基质收缩膨胀)测试系统,对褐煤、气煤和无烟煤样开展了有效应力与基质收缩双重效应物理模拟实验。固定轴压和围压不变,改变气体平衡压力,模拟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特征,测试其动态渗透率。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岩在排采过程中动态渗透率反弹特征,并对比分析煤岩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气体平衡压力从5 MPa降至1 MPa过程中,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作用下,褐煤样的归一化渗透率依次为1. 00、0. 60、0. 57、0. 57、0. 52,气煤样依次为1.00、0. 64、0. 50、0. 54和0. 55,无烟煤样依次为1.00、0. 74、0. 58、0. 50和0. 56。随气体平衡压力下降,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不对称“V”型变化规律,但拐点略有不同;低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呈先下降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整体呈斜“L”型变化规律。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下,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优于低阶煤样。  相似文献   
996.
刘刚  徐成华  施威  李兆  骆祖江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1-2022082011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甘肃成矿系列研究及矿产勘查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构造上位于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有北山、祁连山、西秦岭3个北西-南东向造山带,其间夹持着敦煌、阿拉善、中-南祁连、鄂尔多斯等地块。根据甘肃省的构造演化、岩石建造组合及矿产分布规律,运用成矿系列理论,对全省各成矿单元成矿系列和谱系作了初步研究与梳理,重新划分出10个成矿系列组,54个成矿系列,42个成矿亚系列,82个矿床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并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16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通过归纳总结祁连山-龙首山、秦岭成矿区矿床成矿谱系,依据甘肃主要成矿大区不同构造环境、成矿旋回和成矿系列发育特征,运用缺位找矿思维,调整对区域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开展新区域、新层位、新类型、新矿种勘查找矿,取得重要成果。西秦岭地区玛曲县大水金矿、夏河县加甘滩金矿找矿成果卓著,先后列为国土资源部2010年度、2014年度全国10大找矿成果,西成铅锌矿田厂坝老矿山深部勘查资源储量大幅度增加,发现大桥金矿新类型;北祁连西段卡瓦铁矿富集区评价取得新进展,将成为镜铁山铁矿资源接续区;阿尔金成矿带青砂沟锰矿勘查实现新层位找矿突破,显示出成矿系列理论在指导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依据。甘肃省内已设置国家级整装勘查区5个,据《2012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金矿资源储量跃居全国第2位,锰矿居全国第8位,锌、铅矿分别位稳居全国第3、6位,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98.
管耀宗  张继国  朱永忠 《水文》2015,35(5):11-14
充分挖掘降雨变量语法信息,利用基于差异序列信息熵测度理论的遗传算法聚类分析方法,对淮河流域蚌埠站以上区域99个雨量站进行了分区研究。根据各子区域内雨量站降雨序列差异测度得到最优分区,从而使得降雨信息在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同质性。最后,以插值精度为标准,将不分区的情况为参照对象,对2、4、8三种分区结果进行校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分区,分区明显提升了降雨插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西北部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新发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渊 《中国地质》2015,42(3):365-380
西北地区地处中亚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处,中间夹有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西段。地质历史上,两个克拉通及其裂解的微陆块的形成和运动史,基本约束了中国西北部的构造发展历程。围绕克拉通及微陆块的显生宙造山带基本是其周缘增生的结果,由于大陆运移,其他大陆边缘增生的产物,在早三叠世(210 Ma)大陆汇聚中也添加了进来,这些造山带及其陆块边缘的增生是西北各种内生金属矿床的重要形成背景。同时,新元古代、晚古生代陆内与地幔柱有关的大火成岩省的发育,为铜镍等重要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此外,在克拉通及其微陆块形成和后期的叠生盆地中,形成了重要的沉积和沉积变质矿床。西北地区近年来重要找矿发现,不断印证了西北克拉通边缘板块构造增生和板内幔源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特点,并对传统的地质背景构造认识提出了挑战。这其中,最具经济价值和地质意义的是3个超大型金属矿床的发现:西天山早石炭世阿吾拉勒火山-次火山岩浆喷溢型磁铁矿矿床、东昆仑早泥盆世夏日哈木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铜镍矿床和西昆仑侏罗—白垩纪火烧云构造热液型铅锌矿床。阿吾拉勒磁铁矿矿床是中国首例火山-次火山岩浆喷溢型磁铁矿矿床,可与智利的拉科超大型典型磁铁矿矿床对比,且更具有经济价值,该矿床的勘查和研究为深入理解中亚造山带天山及其邻区石炭纪裂谷型火山岩浆作用与成矿提供了研究的范例;夏日哈木铜镍矿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铜镍矿发现,探明镍资源量已达百万吨以上,该矿床的发现为查明中国早古生代末期新的岩浆铜镍成矿事件及其找矿潜力提供了研究新区;火烧云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资源潜力的铅锌矿床,也是喀喇昆仑—三江造山带中蕴藏的中新生代巨型铅锌成矿带上最重要的成矿发现,为深化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巨型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构造控矿机制提供了新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UTODYN,对椭圆双极线性聚能药柱(EBLSC)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维面对称计算方法,花岗岩岩体,空气夹层不耦合装药条件,研究了EBLSC结构及不耦合系数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并建立有效体积功模型以评价爆破效果。结果表明,炮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比冲量相近,偏差<10%,故总能量沿周向近似均匀分布,但炮孔连线方向产生明显侵彻裂隙,且粉碎圈厚度和腔体扩张程度要小得多,表明该装药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和爆破效果;随着不耦合系数增大,炮孔连线方向上的损耗体积功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大有效功。利用曲线拟合,得到最优不耦合系数约3.62,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