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1篇
  免费   1194篇
  国内免费   1457篇
测绘学   469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1457篇
地质学   3124篇
海洋学   83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斜搜式防波堤港内一侧为直立式码头的结构型式在我国已多见使用。为了减小波浪穿过堤面和堤心后对直立式码头产生的波压力,从而减小防波堤和码头结构的断面,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荷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设置透空导流排水孔的直墙上的波压力显著地减小。  相似文献   
22.
半潜式超大浮体连接器动力特性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璞  余澜 《海洋工程》2002,20(3):9-13
根据刚性模块弹性连接器 (RMFC)假设研究由 3个模块连接而成的半潜式超大浮体MobileOffshoreBase(MOB)的波浪载荷动力响应。模块和连接器动力响应根据时间序列法计算 ,这种方法包括海况模拟 ,波浪载荷计算和结构响应计算三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结构的适当简化 ,根据Airy波理论 ,Morrison公式以及流体中的结构运动方程、弹性连接器变形方程 ,计算求得MOB在不规则海况下的动力响应 ,并将其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3.
Presented here is a compact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of high accuracy for solving 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For time discretization,a three-stage explicit Runge-Kutta method with TVD property is used at predicting stage,a cubic spline function is adopted at correcting stage,which made the time discretization accuracy up to fourth order;For spatial discretization,a three-point explicit compact difference scheme with arbitrary order accuracy is employed.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 derived by Beji and Nadaoka are solved by the proposed scheme.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At the same time,the comparisons of the two numerical results between the present scheme and low accuracy difference method are made,which further show the necessity of using high accuracy scheme to solve the extended Boussinesq equations.As a valid sample,the wave propagation on the rectangular step is formulated by the present scheme,the modelled results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those of Kittitanasuan.  相似文献   
24.
复合加载模式作用下地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确定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和力矩(M)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模式及在荷载空间(H,V,M)中的破坏包络面是地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提高Swipe试验方法计算精度,提出了改进方案,进而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加载模式作用下均质粘性土地基上条形基础的破坏包络面。计算表明,基于改进Swipe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结果明显好于常规Swipe试验方法。针对海洋工程中实际复合加载模式的特点,探讨了竖向荷载分量V对地基破坏模式和H-M荷载平面上的破坏包络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荷载分量显著地改变了地基的破坏模式及包络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25.
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是合理设计阴极保护工程的必要条件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海洋平台复杂节点表面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在实验室通过边界条件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海水中被保护的I,Y,K型复杂节点电位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FEM能够应用于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计算,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合理。  相似文献   
26.
非常规管节点疲劳寿命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非常规管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用SESAM计算疲劳载荷,应用精细有限元分析计算热点应力,用规范的S—N曲线计算管节点的疲劳寿命。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些处理对非常规管节点疲劳寿命分析与计算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27.
迎风有限元法在三维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文军  陈虹 《海洋与湖沼》1997,28(3):320-327
为研究和开发迎风有限元法在河口海岸三维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并为建立三维物质扩散模型,最终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基础,以非线性浅水波方程为基础,采用一咱平面迎风有奶元与垂向工有限差分相结合地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基地实际的物理过程,在计算中将三维流动分成外重力波和内重力波,耦联求解潮位和流速的空间分布。应用本模式计算了天津新港附近渤海海域的三维潮流运动,以较高的分辩率揭示了潮流空间结构特  相似文献   
28.
29.
桩式离岸堤保滩促淤工程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奉贤南北港保滩促淤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型式-桩式离岸堤,并通过物理模式试验进行了桩式离岸堤消浪效果研究。针对离岸堤通常建于近岸水区破波带的特点,重点研究水深,堤高以及堤身结构对波浪衰减的影响,同时对桩式离岸堤堤后水域的波浪底流速 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桩式离岸堤不仅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而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波态,即由引起水体剧烈紊动的破波转变为浅水推进波,从而有效地改善海滩上的动力条件,促进海滩免受侵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新型保滩促淤结构。  相似文献   
30.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