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历经数次调整,形成了符合当前实际的工作思路.本文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城市防震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工作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2.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 ten typ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used as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ies (SFIs) (SFI=6 to 8.5) and different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SDCs) (SDC=B and C).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the frames with SDC=B and C in terms of collapse fragility curves a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via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  相似文献   
53.
小城镇建筑抗震设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小城镇抵御地震的能力非常脆弱,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破坏,原因是大多数小城镇的建筑都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汶川地震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规范小城镇建筑、设计和施工,提高小城镇建筑抗震能力,已迫在眉睫。而现有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小城镇,小城镇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缺乏有效的约束。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建筑抗震设防目标的确定提出了一些意见,总结了小城镇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提高小城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如何在新时期构筑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新模式,文章从构建基础平台、加强场地类别对抗震设计规范的影响、重新对城市进行地震小区划工作、新模式的建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新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李惠森 《高原地震》2009,21(4):61-63
0前言 地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已把地震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惨烈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更把地震安全推到了众人关注的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6.
地震灾害与风险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所引起的自然现象,而地震风险是指由地震灾害所导致人类及其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在考虑抗震设防时,地震风险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地震灾害与风险这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然后利用500年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对大华北地区的地震灾害和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大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风险,尤其是鄂尔多斯周缘和京津唐地区;研究区内很多城市现行的抗震设防要求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57.
将城市直下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确定地震发生概率的方法,运用到大渡河梯级大坝系统所在流域的地震发生概率研究中.以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所确定的潜在震源区方案数据为基础,用泊松分布建立地震发生模型,震级服从截断指数分布.以潜在震源区地震空间分布函数作为地震的一级空间概率分布,以潜在震源区内地震的均匀分布为二级空间概率分布,考虑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计算了有22个串联梯级大坝系统的大渡河流域6级左右(5.5~6.5级)、7级左右(6.5-7.5级)和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概率.为该流域梯级大坝的选址、抗震设防及水电规划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王斌  雷利  梁雪萍  周健 《高原地震》2008,20(3):53-57
根据盐城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了地震灾害严重的多种原因,提出了在城市建设规划、农村民居建设中应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59.
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PSHA)方法计算了我国中、低烈度区位于主要经济带内的28个大中城市50年超越概率3%和2%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比较中、低烈度区罕遇地震不同设防水准的影响提供了定量数据;计算了中、低烈度区50年超越概率3%和2%地震作用下对应的建筑结构的屈服加速度,评价其抗震能力。结果表明:50年超越概率2%对应的屈服加速度明显大于50年超越概率3%的对应值。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抗震设计规范将中、低烈度区罕遇地震的设防水准统一至50年超越概率2%。  相似文献   
60.
为加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减小地震损失,以某一超限高层建筑为对象,对其结构抗震设计的加强措施和建议进行详细分析。在小震作用下运用pkpm软件MIDAS/Building对建筑结构进行弹性计算对比分析,证明弹性计算的可靠性;借用SATWE对结构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不同构件的承载力和截面进行验算;采用midasbuilding软件对该超限高层建筑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不同震级下建筑结构线弹性分析结果,对建筑主体结构、结构抗震和地基基础进行加强设计,从中归纳出整体结构的抗震加强措施和建议,说明该超限结构能满足规范的设防要求,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