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2019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在经历了残丘山勘探阶段、多样性潜山勘探阶段之后,位于正向构造单元之间的中低位序复杂隐蔽潜山成为勘探主要方向.桩海地区东部紧邻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构造运动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古生界潜山构造样式非常复杂,并且由于埋藏深,前期地震资料精度低,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进展.该研究针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  相似文献   
992.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纪极热气候(PETM)时期,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对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古近纪气候研究的热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早古近纪沉积期发育大范围...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依据西宁地区黄土的大量实际资料,对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两个主要因素(黄土的天然孔隙比、含水量)与黄土湿陷系数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论述了这两个因素对湿陷性的影响;并在数理统计基础上,提出了黄土湿陷性的判别式。对西宁黄土区的工程地质评价,具有参考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岩石学、矿物学、X 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有机包裹体以及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珠三坳陷成岩作用与油气聚集规律进行研究,认为珠三坳陷的成岩作用阶段处于早成岩期和晚成岩期A、B亚期,坳陷内两个主力成油(气)凹陷具有不同的成岩史,其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机理也不同,油气的分布与伊蒙泥层粘土矿物转化带关系密切。珠海组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形成对坳陷内油气聚集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隆坳交接带为斑岩铜(钼)矿一种重要区域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世界许多斑岩铜(钼)矿带产于隆起与坳陷带交接的隆起带一例,隆坳交换带的分界线往往的为岩石圈断裂或超岩石圈断裂,沿这些深断裂带分布着壳幔混合源的花岗质岩浆及它们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这些高侵位体是寻找和评价斑岩铜(钼)矿的有利对象。隆坳交换带的斑岩铜(钼)矿的构造格局、岩浆侵位及成矿机制均受控于周边板块的活动。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海区海底地震仪调查实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潮汕坳陷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良好油气前景的中生代残留沉积坳陷,其中生代地层也被新近的钻井证实。为研究其盆地深部构造,“十五”863课题跨越该区进行了深地质调查。调查采用5台国产海底地震仪记录深部地震资料。处理结果显示本次调查清楚地记录到了来自地壳内部和Moho面的震相,这是国产海底地震仪在南海地区的首次成功实践。海底地震仪记录揭示沿测线的地壳在南海形成过程中减薄程度较低,中生代地层速度较高,代表致密的岩石,这些因素可能不利于油气的储集,需要在勘探中避开。  相似文献   
999.
济阳坳陷是胜利油田重要的勘探区域,确定其古地温对研究坳陷的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应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得出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为37.2~38.2℃/km。同时,也证明了利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计算古地温是一种快速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胜利油田经过近40多年的勘探,按照国内外勘探程度划分的标准,其主力探区济阳坳陷目前已处于成熟勘探程度,全面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尽管济阳坳陷探井成功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但仍有50%左右的探井落空或低效。根据“失利”探井定义,从生、储、盖、图、运、保等6种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出发,参考济阳坳陷石油地质特点和近几年的勘探经验,主要从圈闭是否有效、储层是否存在、输导体系是否发育、油气充满程度等4个方面进行失利探井地质原因分析,建立起成熟探区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方法。总结了济阳坳陷“十五”以来主要增储目标,即:砂砾岩体、浊积砂体、滩坝砂体、河道砂体等储层类型的失利地质原因。在明确上述目标类型最主要勘探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勘探攻关重点及风险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