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NCEP/NCAR北半球1958—1997年40a中平流层(10~70 hPa)逐日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计算出其余弦球函数~YC20的系数A20。根据A20稳定由负转正的日期,确定了中平流层各层环流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的日期。结果表明:1)由冬入夏,20 hPa环流最先由气旋型转换为反气旋型,平均为4月24日;6月17日向下传播到70hPa,历时54d,此时整个中平流层进入盛夏。2)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表明,50、70hPa环流转型日期与低纬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2.
蔡宏珂  郭静超  周任君 《大气科学》2011,35(6):1159-1168
本文采用卤素掩星试验(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HALOE)资料探讨了火山活动相对平静期平流层气溶胶与O3、H2O、HC1、NOx、CH4、HF等微量气体以及温度的关系.滞后相关分析显示气溶胶与微量气体和温度有显著关系,不同成分的相关性特征有所差异,中低纬度上空70~20 hPa高度...  相似文献   
73.
ENSO对平流层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ONI(Oceanic Nino Index)和HALOE(Halogen Occultation Experiment)气溶胶面积密度资料,从其滞后相关性入手分析了ENSO循环对平流层气溶胶的影响,通过对滞后于El Nino和La Nina时气溶胶含量的比较探讨了ENSO强迫的影响程度,并用剩余环流及其输送量...  相似文献   
74.
《地理教学》2011,(11):64-64
世界气象组织5日说,从去年冬季至今年3月下旬,由于大气平流层气温明显低于往年等因素,北极地区上空臭氧损失程度创新高。  相似文献   
75.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东亚冬季气温存在复杂的季节内变化.本文研究了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及可预测性.结果 表明,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前冬(2020年12月-2021年1月中旬)偏冷,后冬(2021年1月中旬-2月)偏暖.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前冬和后冬也出现转折变化.在前冬,由于2020年9月巴...  相似文献   
76.
梅雨与北极涛动及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崇银  顾薇  潘静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6):1632-1641
平流层过程如何影响气候变化是一个大家关注的科学问题,在WCRP中专门设置了一个研究子计划SPARC.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梅雨异常可能受到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北极涛动(AO)的变化来实现的.从分析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二月份北半球30 hPa位势高度的EOF第一主分量对应着副热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显著下传异常波作用量,其第三主分量对应着极地地区的显著下传异常波作用量,这些下传的异常波作用量都对三月份AO形势的形成有明显的贡献.三月份的AO则会通过影响东亚地区夏季对流层大气的冷暖状况和环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异常垂直运动和辐散辐合形势,从而影响夏季的梅雨降水.  相似文献   
77.
热带印度洋增暖对南极平流层极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林 《中国科学D辑》2009,39(6):813-822
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大部分海洋,特别是热带印度洋,显著增暖.同时,南极平流层极涡呈现发展加深的趋势.以前的模拟结果显示,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是南极极涡加深的主导因子,但模拟的臭氧耗损单独引起的南极极涡加深比实际观测到的要强.这说明有其他因子参与影响了南极极涡的趋势变化,其作用是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影响.是否热带印度洋增暖是其中的因子之一,这个问题还不清楚.利用4个大气环流模式,通过给定理想的、与观测到的强度相当的热带印度洋增暖强迫,进行集合试验,研究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增暖有利于南半球春、夏季极地平流层增暖、南极极涡减弱,于是倾向于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这一结果能部分解释以前的模拟发现~臭氧耗损单独导致的南极极涡加深比观测到的要强.鉴于平流层变暖不利于极地平流层冰晶云的形成、遂有利于臭氧恢复,现在的结果暗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的内部动力调整过程将有利于南极臭氧洞的恢复.  相似文献   
78.
HALOE资料揭示的热带平流层CH4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层大气微量成分的分布和变化是中层大气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中层大气的资料非常少。卤素掩星试验(HALOE)对中层大气多种微量气体进行观测,形成中层大气多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资料组,这是对中层大气微量气体含量资料的极大补充。作者利用1992~2003年HALOE资料分析热带地区(20°S~20°N)平均的CH4的垂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平流层CH4混合比在平流层下层有较充分的混合;热带平流层CH4混合比的季节变化明显,在平流层中上层以年循环为主,而在平流层下部以半年变化为主;热带平流层CH4混合比的年际变化主要有准2年和准5年振荡。    相似文献   
79.
低平流层准两年变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NCAR/NCEP40年分析资料得出,赤道低平流层纬向风年际变率的平均周期约28.2个月,最大振幅的20hPa,西(东)风距平平垂直下传平均速度1.21(1.04)km/月。用10hPa和70hPa月平均纬向风标准化距平之差反映整层准两年变率的相位。低平流层两半球中纬气温有与之配合的振荡,西(东)风切变时,中纬气温偏低(高)。赤道纬向风准两年变率引起的经圈环流异常是联系低续续向风与中纬气温准年  相似文献   
80.
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维政  黄菲  冯伟  金华  费杰 《海洋通报》2000,19(6):17-23
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5°×5°格点场南北半球6层位势高度场资料计算分析了南半球平流层100hPa平均地转西风随纬度的分布特点、平均地转西风季节变化特点、厄尔尼诺年前后西风廓线形态差异计算分析了南半球位势高度对纬向平均的偏差,分析了超长波的分布特征.以上结果均与北半球同期计算结果作了对比比较,指出了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在这几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