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1014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云开隆起金矿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陈好寿  李华芹 《矿床地质》1991,10(4):333-341
首次测定了云开隆起金矿带河台、新洲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新洲金矿一条等时线年龄为431±121Ma;另一条年龄为133.1±12.5Ma。河台矿区获3条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1.9±14.1Ma、129.6±6.1Ma和129.3±4.1Ma。结合矿区岩石和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以及矿石铅同位素年龄资料得出结论,自震旦纪以来(矿床围岩时代为震旦纪),本区经历了多期(主要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地质作用,包括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混合岩化作用,金矿的形成和演化与这些地质作用有紧密的关系,但成矿作用主要在燕山中—晚期。  相似文献   
82.
中国东部中生代产铀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铀火山岩与非产铀火山岩存在岩石、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性差异;中国东部产铀火山洼地均形成于幔隆翼部重力高梯度带基底隆起构造环境,而火山洼地中铀的晚期主成矿作用,则以白垩纪拉张环境下贯入的中基性岩脉为先导,随后与之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3.
中国风尘堆积与全球干旱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明扬 《第四纪研究》1991,11(4):361-372
通过极地冰盖增长、中国风尘堆积(包括西风带下太平洋的风尘沉积)、青藏高原隆起以及现代表面洋流形成过程等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影响全球干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极地冷源的作用,山地隆起幅度和洋流变异是干旱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对建立全球干旱化环境序列做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4.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小麒  陈社发 《地震地质》1994,16(4):429-439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相似文献   
85.
本文针对则木河与小江断裂交汇区的强震趋势问题,给出了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方法,结果及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86.
梵净山区新元古界下部喀斯特不整合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陈明华  彭成龙  蒋开源  于宁 《贵州地质》2005,22(4):221-223,228
本文描述了梵净山区新元古界下部鸟叶组与甲路组之间的喀斯特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地质特征,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它的存在;指出该不整合是格林威尔碰撞造山之后强烈隆升的产物,代表了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裂解前地壳经历的隆起并遭受剥蚀侵蚀的历程,从而对研究该时期地层的空间变异、沉积环境,特别是探讨Rodinia超大陆岩相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7.
樊家川油田储层渗流单元分析及其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家川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为了精确预测层内剩余油潜力,解剖更小级别的储层非均质单元分布,在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储层FZI值进行单-河流沉积单元的渗流单元划分,并讨论了成因砂体与渗流单元的关系以及渗流单元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提高了剩余油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一些地震工作者提出了用地震波形记录测定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Kisslinger(1 980 )以及 Julian和 Foulger(1 996 )提出利用短周期 P,S波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的方法 ;Schwartz(1 995 )提出利用初动资料和对速度结构变化不灵敏地震包络振幅的测定方法 .但是 ,频率高于几赫的地震波振幅 ,对地震波传播途径上的速度和 Q值结构的三维变化是相当敏感的 .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仍可能受速度和 Q值结构不均匀性的明显影响 . Horiuchi等 1提出一种方法 ,如震源集中在一个小区域 ,可以假设这些地震的震源到某个地震台站的路…  相似文献   
89.
上盘向斜和中间隆起是在断坪-断坡式伸展断层上盘发育的特殊伸展构造.在断坪近水平情况下,上盘向斜与半地堑相互分离,中间隔以中间隆起,隆起上形成一个剥蚀面.随着伸展的持续,半地堑内沉积地层和中间隆起上形成的剥蚀面逐渐跨越隆起并进入上盘向斜,同时被上盘向斜内沉积地层所超覆,从而形成一个两侧属于同时代地层的、连续的、穿时的不整合.在伸展作用下,上盘向斜内沉积地层也表现出侧向迁移和倾斜的伸展特征.中间隆起上不发生沉积作用,但随着伸展的发展,隆起上来自半地堑的沉积地层却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90.
云贵高原是青藏隆起在南亚大陆形成的一个海拔梯度大、地势格局复杂的特异环境单元.该地域兼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交汇影响,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之一.青藏隆起对云贵高原现代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1)全球性大气扩散污染物的屏蔽效应和局地性大气扩散污染物的滞留效应;2)区域化学风化的增强效应和物理侵蚀的梯级效应;3)地表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低纬度-高海拔效应.核素示踪模式分析表明滇西与黔中地区之间137Cs自大气散落差异明显[1986年以前,洱海和红枫湖沉积物中137Cs散落的累计值分别为(0.11±0.01)Bq/cm2及(0.37±0.01)Bq/cm2],而7Be的散落相近.这说明青藏隆起对滇西地区存在全球性扩散大气污染物散落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