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0篇
  免费   1931篇
  国内免费   1720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28篇
地质学   10667篇
海洋学   764篇
综合类   521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516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71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7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10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61.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水含油气盆地的开发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合多次组织和参加近海井场调查的工作经验,指出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的技术难点在于用于探索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勘测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了解中浅地层结构等这类勘探技术上。由于这些勘探技术受声纳技术特点的限制,国外已经采用了DEEFTOW、ROV或者AUV技术,将一些关键调查设备与海底保持一定的高度来实现勘探技术目标,并已经取得成功的尝试,因此,研究、发展和不断地完善这类贴近海底多参量勘查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沿海大陆架已发现油气藏的基本特征,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预测了含油气有利地区.著者强调复合油气田是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聚集的重要特征,概括了8种主要复合油气田类型,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沉积盆地类型和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所控制,有明显的规律性,各个沉积盆地又有其独特的主导因素.著者认为中国沿海大陆架虽然勘探程度很低,但有充分的依据说明,发现更多高富集、高产量油气田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相似文献   
66.
过去21Ma以来大洋表面pH值的替代物──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A.J.Spivack等在ODP803D孔(2°25.98′N,160°32.46′E;水深3410m)中分离出了孔隙水和有孔虫样品。该孔从顶部至220m处主要由99%以上的生源沉积物与碳酸...  相似文献   
67.
浅地层剖面在富钴结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Topas PS018系统为例简要介绍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重点介绍浅地层剖面在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浅地层剖面资料与联合作业的海底视像、岩芯取样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浅地层剖面能够有效识别基岩、板状结壳、砾状结壳、砂、沉积物等不同底质类型,对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提取出富钴结壳矿区界线信息。  相似文献   
68.
69.
归一化层速度是对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的一种速度形式,归一化处理的目的是把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转换为与深度无关的格式,归一化后层速度的横向变化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物性的变化,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方便地利用已知钻井资料对其进行标定,比较简单地进行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特性的预测。实际应用表明,其预测结果与钻井揭示吻合较好,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0.
研究取自于东太平洋CC48柱状样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的结果表明,该区下中新统至少可分出九个氧同位素地层(期),反映该区在早中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4次气温上升和5次下降的古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川应是形成于早中新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中新世。在早中新世,南极冰体体积有较大的变化。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早中新世期间东太平洋水柱热结构或温度梯度有比较大的变化,海平面出现多次上升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