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1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给出单基站北斗中长基线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和误差处理策略,基于中国天津、武汉和广东CORS站网的多条中长基线实测数据,对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北斗区域系统而言,北斗中长基线的首次固定时间与测站纬度和观测时段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国北方地区的平均首次固定时间约为2 h,中部地区约为1.5 h,南方地区不到1 h,同一条基线不同时段的首次固定时间存在差异;模糊度正确固定后的动态解算精度RMS在东方向、北方向、高程方向分别为2.5 cm、2.1 cm和6.1 cm。  相似文献   
92.
重点研究在北斗混合星座系统开放服务下,普通接收机用户利用双频观测值定位达到的精度,分析用户PDOP值以及UERE。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斗现有GEO/IGSO/MEO混合星座条件下,用户PDOP值因地区而异,在目前发播的广播星历条件下,用户UERE平均达到1 m。在北斗开放服务下,利用北斗广播星历和双频观测值,普通接收机用户定位水平精度为2.01 m,高程精度为3.11 m,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用户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93.
针对电离层模型的评价问题,提出了标准单点定位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深入分析了GIM模型/Klobuchar模型在空域、时域上对SPP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GIM模型或Klobuchar模型,中纬地区SPP定位精度最高,低纬地区最差。与Klobuchar模型相比,高、中、低纬地区选择GIM模型的三维定位精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最大改进达34.20%;在太阳活跃期、低谷期,GIM模型的三维定位精度也明显高于Klobuchar模型,且活跃期GIM模型相对Klobuchar模型的改进率达20.14%,比低谷期高12.25%。从定位精度看,SPP解算选择GIM模型整体优于采用Klobuchar模型。  相似文献   
94.
不同坐标系综合变换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似变换法一般不足以将两坐标系统间的差异纳入坐标转换模型,因而低精度的坐标框架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往往不能保证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高精度。本文试图将相似变换与回归逼近相结合,以便顾及低精度大地网中的局部误差积累和变形,从而提高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
小区域GPS车辆管理系统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区域的车辆管理系统,为提高车辆定位精度和无线电频率资源利用率,提出了GPS位置反向差分技术,重点介绍了GPS位置反向差分的数学模型及系统构成,并介绍了地图匹配的算法,及上述技术在一个小区域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
GPS工程测量的进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利用GPS进行精密定位测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相对定位精度已达到0.1ppm,预计不久将能达到0.01ppm。GPS以其高精度、经济、方便等优点,将给工程测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本文概述了GPS工程测量的发展现状,涉及GPS在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隧道贯通量、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天然气管道变形监测。大型电子对撞安装测量,道路施工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指出GPS技术可以代替常规测量技术,用于完成大多数工程测量任务,最后展望了GPS工程测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
在实现BDS/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基础上,模拟多种遮挡环境;利用3个MGEX测站的数据进行三系统组合PPP试验;并在可见卫星数、PDOP值、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定位可用性等方面与GPS单系统PPP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亚太地区,相比于GPS单系统PPP,三系统组合PPP可见卫星数增加了2~3倍,PDOP值显著减小。动态试验中,在无遮挡环境下,三系统组合PPP相较于GPS PPP收敛时间更短,且收敛后定位精度更高;在遮挡环境下,GPS PPP性能急剧下降,三系统组合PPP较好的保证了定位精度,提高了系统定位可用性。  相似文献   
98.
基于SAR成像模型和R-D定位模型,分析了电离层对星载SAR立体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对于特定波长的SAR信号,不同TEC分布模式组合对SAR立体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同,校正效果也不同:当两幅影像对应的TEC分布均匀且大小相同时,电离层对SAR立体定位精度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当两幅影像由于拍摄季节不同导致TEC不同时,电离层影响很大,特别是距离向精度,其影响程度与两幅影像对应的TEC差值正相关,此时定向参数精化法校正效果很好;当电离层发生扰动时,电离层影响随着扰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定向参数精化法有一定效果,但当电离层扰动很大时,校正效果明显减弱,还需要通过斜距直接校正法等其他方法予以校正。  相似文献   
99.
通过定位精度测试、可用性测试和兼容性测试,本文分析评估了HLJCORS的实时和事后定位精度、空间可用性、时间可用性以及兼容性。测试表明,HLJCORS测试精度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可为黑龙江省建立统一的现代化测绘基准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针对伪卫星独立组网站址设计遍历搜索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梳理了顾及地形条件的伪卫星布站设计实施方案。采用逐点外推DEM格网可视域分析方法,避免了交叉点的重复计算问题。采用基于优选基础构型的分区搜索方法,避免了大量无效计算点。实际计算表明,分区搜索结合金字塔策略可以使计算量降低为原有计算量的8.43×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