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0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自1303年以来的710 a间,中国大陆共发生M≥8大震23次,呈现出显著的自组织有序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1902年到2001年的100 a间,中国大陆西部地区发生了3对前后间隔4 a的8级大震有序对.在对中国大陆8级大震有序网络构建及其总结研究的基础上,补充新信息,进一步优化完善并构建8级大震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有序网络结构,并由此进行预测:2022与2026年前后中国大陆西部有可能发生新的8级大震有序对.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南北地震带及其附近地区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实践为基础,简要总结回顾了利用大地形变进行强震预测研究的工作思路、方法和一些进展;进而结合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变形背景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基于大地形变监测,并考虑地震构造的差异性来进一步提高大震预测的科...  相似文献   
103.
以西安基准地震台为例,介绍利用地震台站现有设备资源和当前较为实用的网络接人方式,对地震速报网络进行备份和技术改造。结果表明,3种网络备份方案可以保证地震台站日常数据报送和大震速报工作对网络通信需求,降低大震速报时间延迟和网络不通次数,对其他地震观测台站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为适应辽宁省强震台网大震应急工作的需要,本文利用Excel平台,研制了一套适于强震台网实际工作,同时具备地震烈度展示、报表输出、记录上传、台站基础资料提供和波形显示等功能的大震应急系统,为政府大震应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106.
21世纪云南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周期性变化。云南22年的地震周期在20世纪形成了4个大震活跃期和4个相对平静期。根据地震活动和太阳活动的若干相关规律,对云南地区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到来作了趋势性预测:云南在本世纪第1次大震活跃期的第1个大震(M=7.0左右)将于2012年到来,那时正是太阳活动第24周下降段的开始,离上次大震活跃期的最后一个大震(丽江,M=7.0,1996年)恰好是16年。在该大震活跃期里,还将发生若干个M=7.0左右的大震和一些较小的地震,其大震爆发的时间将遵循Tx=(Tn—Tn—1)^1/2(a年)的非线性经验规律发生。  相似文献   
107.
108.
由现今小震资料研究琼北地区区域应力场和发震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年以来海南地震台网记录的琼北地区的波形资料,采用双差法对103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采用振幅比方法测定震源机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琼北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由震源位置拟合出两个震源断层面,并且计算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的滑动方式.对照历史大震的等震线,WNW走向的震源断层位于极震区中部稍偏东的地方,与等震线长轴方向相同,表明该震源断层是1605年琼山大震的发震构造;高倾角震源断层的北东盘向东南斜下方滑动,对于该盘NNW象限产生强烈拉张,以致出现罕见的陆陷成海现象.另外一条NS向震源断层恰好位于第四系火山岩和第四系盆地交界处,是区域升降运动最为强烈的地方,正断层类型的震源断层东盘下降,与沉积盆地一致.研究表明由现今小震反演的两条震源断层分别与历史大震及构造运动有关,而与浅表断裂并不重合,存在深浅构造不协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9.
由中国地震局等六部委共建的“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二期项目在全国范围建设了260多个GNSS连续站,为研究中国大陆构造运动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陕西省地震局在“十一五”期间也建设了基本覆盖全省的19个GNSS连续站.这些站点均存储有30s、1s、0.02 s采样率的数据,其中后两种可称为高频GPS数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鲜水河断裂活动特性与大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提炼反映鲜水河断裂构造变形特征方式、量值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过程、分段差异性的走滑、张压、垂向活动参量新综合指标,研究其与断裂附近强震孕育—发生、与周围大尺度区域大震孕育或同震、调整影响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左旋走滑占主要优势;(2)小金6.3级、雅江6级地震前活动参量累积变化曲线出现过加速或转折等异常变化;(3)可能观测到昆仑山口西8.1级震后调整影响、汶川8.0级震前应力场强化或扰动影响、玉树7.1级震后短期内左旋加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