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2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705篇
大气科学   1744篇
地球物理   574篇
地质学   850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991.
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总体技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勇  武昊  王中祥  朱杰 《测绘通报》2019,(9):121-127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应急测绘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应急测绘装备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巨大进展,构建规模化、协同化、覆盖全国的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已成为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应急测绘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提出了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的总体架构、建设内容设计和系统接口设计,讨论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和下一步努力方向。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做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科学统筹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方式在林区送电线路中存在一些难题,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首先介绍了林区送电线路设计的难点,然后描述植被测量以及DEM获取的原理,最后展望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林区送电线路设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GNSS联合全站仪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面数字测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新农村建设测图中采用GPS静态模式进行首级控制测量,采用GPS RTK模式进行图根控制测量,以及采用GPS RTK模式联合全站仪进行地形数据采集,利用计算机成图软件快速、高效地实现新农村测图的一种全新的测图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南京之高空     
卢鋈 《气象学报》1937,13(1):1-23
本篇所用材料,以飞机记录为限,测风气球纪录已由竺可桢朱文荣诸氏整理成篇读者可参观竺氏中国气流运行(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四号),朱氏南京高层气流观测(气象杂志十二卷P.20—30)。关于气团分析,赵九章氏中国东部空气团之分析(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六号)及朱炳海氏太平洋及其隣近之气团(象杂志十一卷P.178—183)两文,均有精详之讨论,为避免工作重复起见,本文亦未列入,文中气压与温度之相关系数,系由薛铁虎先生代为计算,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995.
环境污染,是工业文明释放出来的又一个撒旦;矿山地质灾害,是滥采乱挖、过度开采所催生的又一个杀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我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立体测图卫星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几何定位技术和智能采编技术,研制了全球陆域范围统一框架下的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以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战略实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7.
西南岩溶地区碳循环观测与模拟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区碳循环具有地表与地下双层结构的相互渗透、有机与无机碳循环的相耦合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相关联等特征,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更为特殊和复杂。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最大范围的喀斯特连续出露地区,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碳循环路径与过程是基本清晰的,但岩石-土壤-植被-大气-水不同界面间的碳通量及迁移转化机制仍然不明确,亟待开展小流域尺度碳循环各个分量的精细观测,以及区域尺度的碳循环遥感估算和模型模拟工作。论文对西南岩溶地区碳循环观测与模拟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该研究可以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影响及制定适应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以中国风沙高发区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应用河西走廊敦煌、酒泉、张掖和民勤4站2006—2017年逐日19:00每50 m加密高空资料和07:00规定层、特性层高空资料,分别采用平滑位温法、T-LnP法,统计分析了该区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边界层高度与风沙强度的关系,得出边界层高度与风沙强度成正比。进一步从地面风速、相对湿度、地气温差日变化得到春季午后风沙天气多发和强发的主要成因,得到了沙尘暴不同环流形势下的边界层高度持征,以及高空风速≥15 m·s-1的最低高度与风沙强度的关系,从而为风沙天气预报提供技术帮助。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年均边界层高度1 700~2 200 m,4—6月较高,在3 000 m以上,敦煌4—5月在3 500 m以上。边界层高度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0 cm最高地温较密切,与最高气温、极大风速成正比。边界层高度随着风沙强度的增强而增高,4月强沙尘暴和大风的边界层高度均大于3 100 m。春季风速随着风沙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最大风速集中时间在12:00—18:00,春季13:00—14:00风速最大、相对湿度最小、地气温差最大,因而也是风沙天气出现最多和强度最强的时段。沙尘暴持续时间越短,边界层越高,4—6月下午的沙尘暴较高,为2 800~3 100 m。沙尘暴不同环流形势的边界层高度中西风槽型整体较低;平直西风型4、6月和8月较高,均达3 100 m以上,8月为3 580 m;而西北气流型高于西风槽型,5—6月大于3 200 m。不同风沙强度高空风速≥15 m·s-1的最低高度,冬春季较低,夏秋季高;浮尘较高为4 884 m,大风伴沙尘最低为2 471 m,大风沙尘暴07:00较19:00高600 m左右,明显较边界层高1 000~2 000 m。  相似文献   
999.
1000.
《湖南地质》2012,(7):16-16
1110座矿山因矿业活动引发了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省矿山每年抽排地下水1.8亿立方米以上,年排废渣5047万吨、废水6.64亿立方米;采矿企业点多面广,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和446座危险尾矿库,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是2011年湖南省开始整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行动前的一组数据,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间的剧烈冲突在这组数据中表露无遗,而这正是湖南史上力度最强的矿产资源整规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