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89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54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由于全球大气变暖,海平面有升高的趋势,对住在海岸两边的居民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它的预测能帮助人类制定宏观的政策。但是最新的天气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分析显示:20世纪对海平面上升预测出的平均值,低于实际观察得到的值。影响海平面高度的因素很多,20、21世纪,最重要的影响来自随大气变暖引起的热膨胀,另外起作用的还有融化的冰山、北冰洋及格陵兰冰层质量的变化,地面贮水的高度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2.
气候变暖与内蒙古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8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变暖,3-9月积温逐年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增幅速度加快,水分蒸发量加大,而降水趋势基本不变;积温的增多虽然给目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势必加剧土地的干旱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103.
多窗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志红  屠其璞  施能 《气象学报》2001,59(4):480-490
多窗谱分析方法是一种低方差、高分辨的谱分析方法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气候系统中高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时频演变信号的诊断分析。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多窗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将其用于近 1 5 0 a来全球及南、北半球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温度呈线性变暖的背景趋势下 ,北半球、全球年平均温度还具有显著的 40~ 70 a的准周期低频振荡 ,它们与变暖过程中的波动性密切相关 ;(2 )年代际振荡信号在北半球温度序列中也相当明显 ,南半球则存在多种低于 5 a尺度的显著振荡周期 ,半球或全球 ENSO振荡分量、QBO周期信号的振幅都具有缓变包络的特性 ;(3 )与传统功率谱估计、最大熵谱估计结果的对比表明 ,多窗谱分析方法方法得到的谱估计分辨力高 ,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4.
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旱涝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红 《陕西气象》2001,1(1):10-12
利用西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印度洋、大西洋海温的滞后相关,选用相关关系较好区域海温为预报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方法,通过分析和检验,选取其中关系较好的建立预报方程,进行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试报。得出海温对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有一定影响,建立二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西北大旱年发生概率的统计推断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根据中国西北近500a旱涝等级资料,用Bernoulli试验等理论模式,对大旱年发生的概率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大旱年发生的统计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给出了21世纪中国西北大旱年发生概率的统计推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较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都与印度洋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洋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洞庭湖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洞庭湖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初步得出以下规律:更新世气候变化剧烈,气候组合暖湿(温湿)与冷干;全新世气候转为温凉,主要气候组合为温湿与凉干;历史时期气候主要仍温湿与凉干交替,但15 世纪以来出现短暂的温干与凉温期;15世纪以来,气候波动频繁,有愈来愈不稳定的趋向,进入20世纪,旱涝灾害更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预计该区未来气候趋向于暖湿,但不排除暖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聚焦于人类活动在印度洋和中、高纬度大洋中遥远岛屿的表象,着重阐述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建筑、采矿、生物引进,以及旅游业开发等人类活动的若干方面的观察和考证,总结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地域,没有哪一个环境能够保持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系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109.
利用1980年1月~1983年12月已滤波的OLR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80~1981年(正常年)和1982~1983年(异常年)低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低频振荡的空间分布及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所下异常年,这些地区低频振荡的强度,空间型及时间系数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此外,还发现正常年这些地区存在3种低频遥相关,即赤道西太平洋型,北热带西太平洋型和赤道印度洋型,异常年  相似文献   
110.
利用过去温暖时期的气候资料研究了未来气候条件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