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未来的空间重力任务都会配备一台或者更多的加速度计。为了合理使用这些观测值,在数据处理之前加速度应对测量予以校正。本文中用加速度数据替代大气阻力和光压等非万有引力模型进行GPS精密定轨中。文中仍然使用经验加速度数据以弥补保守力模型的缺陷,并用经在轨校正的加速度观测值验证利用力模型确定的加速度。沿轨方向的符合程度较好。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加入加速度数据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模型化的加速度和经验加速度不能提供在此期间观测数据的高频扰动。处理了GRACE和CHAMP的长期观测数据。GRACE的平均轨道与高质量的JPL参考轨道在几厘米的程度上是符合的,比使用力模型的结果好,利用SLR的残差分析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使用这种技术确定的每天的校正因子有微小的变化。估计过程中不包括经验加速度时,径向和法向的校正因子离散程度较大,轨道符合在分米级水平。  相似文献   
92.
卫星精密定轨与重力场建模的同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技术显著改善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中长波段信号,并拓展了重力场模型在相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同解法作为卫星重力观测数据的主要处理手段之一,国内一直没有实质突破.本文从基本模型和关键技术的分析出发,剖析了同解法的特点,特别是在建立同解法与几何法(运动学)定轨、一般动力学方法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同解法的实现路线.在已有的精细数据预处理和并行计算研究基础上,结合GRACE卫星的实测飞行数据,在国内首次获得了真实卫星任务数据条件下的同解法结果,并进行了动力法轨道的外部质量检核、卫星非保守力分析、重力场模型的GPS水准检验等.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数据检验,卫星精密轨道的径向精度优于2cm,同时建立了质量可靠的卫星重力场模型,充分展示了同解法的优点.数值结果及其分析表明,本文所提的同解法实施方案合理可行,已经掌握了实现同解法的关键技术,获得了从仿真研究到实际飞行数据处理的新进展.最后,本文对同解法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如何进一步挖掘同解法的潜力,提出了见解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3.
用于地层倾角仪的加速度计和磁力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效曾 《地球物理测井》1989,13(6):20-25,30
  相似文献   
94.
本文紧密结合当前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需求,围绕利用CHAMP卫星轨道和加速度计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展开研究,重点在CHAMP数据预处理、重力场恢复、正则化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CHAMP重力场恢复理论和算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5.
动态重力测量技术是惯性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作为动态重力测量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稳定平台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能够隔离载体动态、实时跟踪参考系的物理装置,或提供载体相对于参考系姿态信息的软件算法。当前大多数的稳定平台,都是基于惯性元件构建的,可称之为惯性平台。从稳定平台的角度对几种常见重力仪进行分类,对采用四种类型惯性平台的重力仪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即双轴阻尼陀螺稳定平台、捷联方位双轴惯导平台、三轴惯导平台和捷联惯导平台。  相似文献   
96.
介绍一种小型恒温系统的实现方法,使MEMS加速度计的工作区域温度保持恒定,从而改善MEMS加速度计的相关技术指标.小型恒温系统采用独特工艺,实现简单;恒温点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以降低功耗.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的MEMS加速度计,由温度所引起的零点漂移值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7.
为消除测斜仪传感器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漂移和降低安装误差,在随钻测斜仪的姿态数学模型及其产生误差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以及约束条件下多变量函数寻最优解的测斜仪温度漂移误差和安装误差补偿数学模型。通过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的温度误差补偿及安装误差校正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测斜仪井斜角输出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满足了测斜仪的精度要求,表明建立的误差补偿数学模型正确,可应用于随钻测斜仪的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98.
潘娟霞  邹贤才 《测绘学报》2022,51(2):192-200
GOCE卫星引力梯度仪的精确校准是反演高精度重力场的前提之一,本文利用GOCE卫星L1b数据中的引力梯度仪及恒星敏感器数据实现了卫星引力梯度的内部校准。以最小二乘联合多个恒星敏感器观测数据确定内部校准使用的角速度,有效避免了单个恒星敏感器低精度角速度分量对坐标转换过程的影响。考虑到恒星敏感器坐标系与梯度仪坐标系间旋转矩阵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在ESA官方内部校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顾及旋转矩阵校准参数的内部校准模型,并利用2009年11月的GOCE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旋转矩阵校准参数数值约100″,且在该月存在3″~30″的漂移;与GOCE官方内部校准方法对比,从卫星引力梯度精度结果来看,在低于0.005 Hz频段内,同时解算旋转矩阵的校准参数与梯度仪内3个加速度计对的校准参数的内部校准模型优于仅考虑加速度计对校准参数的模型;除此之外,本文讨论了以该模型为基础的GOCE梯度仪数据校准的可能方法,为GOCE及后续重力卫星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采用GNSS与加速度计相结合的方式对结构进行振动监测,以获取结构动态响应,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切比雪夫滤波相结合的混合型滤波器对GNSS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识别结构高频与低频动态位移,与加速度数据积分得到的高频动态位移结合重构整体动态位移。模拟实验验证了重构位移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以2019-01 GRACE-FO实测数据为例,基于动力学方法,采用24 h弧长,通过设置不同的加速度计偏差参数校正策略,分析其对轨道拟合及时变重力场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拟合结果与加速度计校正参数的个数有关,加速度计校正参数个数越多轨道拟合的效果越好,而对于三轴加速度计不同方向采用不同策略时,轨道拟合结果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基于本文加速度参数校正策略计算时变重力场时,计算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果的好坏与加速度计校正参数有关,同时与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计参数校正策略相关。综合分析对比发现,对三轴加速度计不同方向采用不同的校正策略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其差异主要体现在40阶以上部分,其中Y方向的参数较多时计算结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