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A型花岗岩的实质是什么?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A型花岗岩是富碱、贫水的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上以贫Al、Sr、Eu、Ba、Ti、P为特征,形成于低压高温条件下,对源岩没有选择。A型花岗岩的实质为:在低压下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类,大多产于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中。  相似文献   
73.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红外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10月21日三亚凤凰机场出现的大范围大暴雨过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冷空气、热带低压、低空急流等天气环流对此次大暴雨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相对湿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场是利于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加强及维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4.
利用ECMWF 600 hPa高度场加密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弱季风年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的移动路径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系统于4月在青海省西南部形成,5月沿西南方向移入西藏地区,此后低压系统呈南北向波动西移,直至到达“西至点”后转向东退于10月衰减消散;强季风年低压系统中心强度总体上较弱季风年强。强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小,弱季风年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偏南,南北向波动振幅较大,呈“V”形分布;孕育初生阶段低压系统的形成过程在弱季风年出现“反复”现象;发展成熟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南侧印度上空低压系统形成,并且强季风年较弱季风年形成时间偏迟,位置偏南;衰减消亡阶段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西北侧的高压系统减弱消散,10月东伸高压脊的脊点在弱季风年较强季风年偏东。  相似文献   
75.
山东半岛中部特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丰启  崔晶 《山东气象》2000,20(1):36-39
利用实时资料、HLAFS客观分析资料、山东省各测站的逐时观察资料,对1999年8月11~12日山东半岛中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特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偏东、西风短波槽与热带低压带相互作用的背景下。对流层下部的热带低压带为特大暴十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热带低压带中北上西进的中尺度热带气旋为特大暴雨创造了较强的上升运动环境。地面边界层莱州湾南下的冷空气侵入西移的中尺度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产生海口机场一次强大雷雨的环流背景特征和水汽场、能量场、散度场等物理场的特征.指出副高断成两环,昆明高压的建立,中南半岛低压东伸是触发此次雷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7.
任崇  王红波 《海洋预报》2000,17(4):69-75
本文利用多层递阶周期法分析了1949~1996年48a间影响南海热带气旋年个数(不含热带低压,下同)的变化规律,发现影响南海热带气旋的年个数存在着18a周期与20a周期最优组合,为预测影响南海热带气旋年个数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8.
2022年夏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达到历史新低,西南极减少最显著.2021年8~10月南半球环状模接近历史最强和7~9月海洋性大陆附近海温显著增暖是两个关键因素.由于平流层臭氧破纪录减少使得前者维持历史最强或接近最强,导致阿蒙森低压(ASL)加深并向西南移动,有利于海冰减少.后者持续到夏季,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通过激发罗斯贝波列加深ASL.在热力上,臭氧减少导致向下净短波辐射增加,引起西南极增暖.此外,净短波辐射-海温-云形成正反馈,与埃克曼输送一起,放大表面增暖,从而促进海冰融化.  相似文献   
79.
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袭祝香 《气象科技》2008,36(1):78-81
应用Barnes滤波原理,构建合适的带通滤波器,获取了中尺度信息,对2005年7月21~24日台风"海棠"登陆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给河南省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外围大尺度气旋性环流中,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线和辐合区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台风低压移近后,与西太平洋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加大,可以在副高西南侧形成东南风低空急流,东南急流的形成促使中尺度系统加强和发展;干冷空气自对流层中层向低层伸展,与低层的暖湿气流交汇,使对流和暴雨加强.  相似文献   
80.
利用1986~1996年新乡站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产生新乡台风低压暴雨的登陆台风路径,选择了预报因子,建立了新乡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