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赵洪声 《地震研究》1997,20(3):339-342
本主要论述了孟连西南7.3级、武定6.5级和丽江7.0级三次强烈地震孕育过程中近源区中小地震的展示守频特点和临震前大气压力的突变共性,并据此提出了强震的发生乃是地壳内,外动力涨落加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立明  刘小凤 《地震工程学报》2006,28(3):193-203,209
在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短期阶段具有共性特征的地震活动增强、群体前兆异常演化、重点前兆和重点地震活动现象等,总结、提炼出了区域短期综合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23.
华南热液铀矿成矿作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基底铀背景值较高,区域热液铀矿形成于晚中生代-古近纪(K-E)的地壳拉张期。区内各类型热液铀矿床在成矿时代、温压条件、矿物组合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根据热液铀矿床的分布可划分为三大成矿带。铀成矿与伸展构造关系密切,且成矿流体、物质可能为不同来源;铀成矿期铀主要以碳酸铀络合物形式运移。  相似文献   
24.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5.
强震中短期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德 《地震》2000,20(2):7-14
强震前兆异常具有六大共性特征。地震学方面: 第一,长期阶段的平静异常,强震均发生在已发生强震震源区之间的空段上;第二,中短期阶段强震震源区之外相当大范围中小地震或震群异常活跃,震源区反而平静,形成环形或 R-t图空区。定点前兆方面;第一,异常开始时间的外早内晚特征 ;第二,异常台站空间分布的非连续性特征; 第三,短期阶段异常数量的“突增”性特征 ;第四,短临阶段异常幅度的“巨变”性特征。上述事实用已有的DD和IPE模型无法解释,可作震源硬化模型的事实基础。在强震的预报实践中,空段和空区可以作为地点判据,异常数量的增加同时伴随的巨变异常,可以作为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除某些强震前1~2天外,其他时段震源区内异常不明显。按传统模型指导实践,必然造成声东击西,若用已揭示的异常共性特征指导预报,则可避免上述错误。  相似文献   
26.
陈可洋 《内陆地震》2011,(4):321-328
为了使地震波正演数值模拟系统适合于不同尺度情况下的数值计算,提出了不同尺度数值模拟均需满足的4个共性条件和2个调节机理(即稳定和频散调节机理).认为空间尺度的变化与主频成反比,与时间步长成正比,在保证数值计算过程稳定和较高数值模拟前提下,根据尺度调节机理可以合理地选择波场模拟参数,实现不同尺度快速稳定、高精度的波场正演...  相似文献   
27.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作者从科学哲学角度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确立地质灾害是可认识的,可防治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源是地质体重力作用的失衡,其共性和个性反映了地质体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激发条件的组合变化。对于确定的时间阶段、空间区域和作用条件,地质灾害问题简化为线性和确定性问题处理是可以接受的。方法论方面确立地质灾害防治可以采用整体论和分割论相结合的方法求得问题的有用解,用以指导防灾减灾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整体论方法突出综合集成、归纳类比和逻辑演绎,用于宏观把握和长时程研判,指导工作的顶层设计或概念设计,如区域性风险区划、区域预警和防治规划。分割论方法采取观察、描述、分析、建模、评价、预测和工程控制等,用于具体地域、案例及其暂态阶段的分析,指导地质灾害的信息获取、识别评估、成因研判、预测预警、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价等。  相似文献   
28.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是发生在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行为过程中,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难以拆迁时,由拆迁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房屋拆迁争议做出处置的一种准司法行为。该裁决行为也是发生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至司法强制拆迁前的最后一道工作环节,按照相关的拆迁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司法强制拆迁的。必须先要对该拆迁行为做出裁决,依裁决才能实施强制拆迁。反过来说,未经裁决,被征收的土地就无法供地,无法交付给建设单位使用。因此,在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行为中,拆迂裁决工作对房屋拆迁有着重要的意义,下文就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中的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9.
正(2014年9月25日)一、认清反腐倡廉严峻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危机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我省国土资源领域反腐败斗争的情况,既有全国的共性特点,又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行业特  相似文献   
30.
简析我国西北地区和西亚、北非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