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683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980篇
地质学   1014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991.
992.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植被指数来进行作物遥感估产的定量研究。这些指数多是基于“土壤线”的存在来进行土壤背景消除的。但它们只消除了土壤背景中的含水量(沿“土壤线”方向)对遥感数据的影响,而没有消除由于不同土壤质地的变化(垂直于“土壤线”方向,如红壤、棕壤等不同的土壤类型)所造成的遥感数据的偏移。本文首次提出了能基本上完全消除土壤背景影响(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等)的二轴土壤背景纠正的植被指数(TWVI)模型。该指数比目前使用的其它植被指数更适合于作为进行全球监测的植被指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华南地区的水稻遥感估产试验。  相似文献   
993.
北部湾5.1级强余震的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琼中、邕宁,广州等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双低点”异常,地震序列缺震和地震迁移等方法,较成功地预报1995年3月23日北部湾5.1级强余震。  相似文献   
994.
唐山大震及其前后的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区(东经118°11′;北纬39°38′)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十一度。当日18时45分37秒于附近的滦县商家林(东经118°39′;北纬39°50′)又发生7.1级地震,震中烈度达九度。本文简述唐山地震参数的测定及其发震的地质背景,并对大震前本区较大范围内地震活动的某些异常特征,如围空区、密集—平静、b值下降及条带状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一些讨论。根据大震时的地面断裂走向、P波初动图解、大震前后的垂直形变以及余震位置分布等资料推测,7.8级地震可能是北东走向的断层以走滑为主的右旋滑动结果。7.1级地震可能是近南北走向的滦河断层受北东向断层牵动发生的水平左旋运动。文中还从唐山余震时空分布特点出发,讨论了震源的破裂过程及其对余震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唐山大震的发生时间可能与当天的天文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95.
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讨论了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活动性和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及发震构造条件。根据1976年连续发生的三次强震震中沿虎牙断裂分布,综合等烈度线的形态特征和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与虎牙断裂产状基本一致的事实,认为松潘、平武地震是由于北北西向的虎牙断裂在近东西向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枢纽性的倾向滑动并伴随一定左旋扭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唐山地震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震源机制结果为基础,分析主震断层面对余震活动的控制作用;讨论主震后余震区内的应力分布状况;指出震源区介质由紧张平衡态逐步变为松弛平衡态的过程及其初步证据。在分析大量资料以后,指出唐山1976年7月28日7.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在华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最后,讨论可望用于地震预报的某些信息。以及对于没有前震的大地震进行前兆观测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杨霞 《江苏测绘》1998,21(1):44-45
本文着重分析了经纬仪竖轴咬死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1976年巴音木仁Ms62级地震序列进行了分析,剖析其前震序列的测震学指标异常及余震序列特征,判定了序列类型,得出一些有预报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1996年12月16日凌晨在北京顺义县发生MS4.0地震,这次地震属震群型,余震活动持续时间长。文章对作出强余震预测意见后的决策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00.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区Ms7.5地震及其余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地震》1998,18(1):103-103
7年11月8日18时02分在我国西藏玛尼东北发生八已7.5地震,这是1997年度发生在我国人烟稀少地区的一次显著地震事件。由于地震位于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较弱地区,对此次地震余震参数测定的误差是较大的。但是,从地震活动及其分析预报研究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观测信息,进一步提高此次地震及其余震参数的测定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使用经我国36个地震速报台站进一步复核的观测数据,利用更多展相到时信息,仔细测定了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及其余震参数,其最终结果为:发震时刻:1997年11月8日18时02分52.5秒震中位置北纬3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