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1.
中强震前形变固体潮汐资料短期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晶  张立 《地震》2003,23(3):71-78
分析了各种潮汐观测资料处理方法,针对短期异常提取的要求,提出了适合提取短期异常信息的潮汐资料处理方法,对其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导和展开。应用这些方法对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重力、倾斜、应变等形变观测量进行了计算。对地震前潮汐因子、时间滞后、响应比等潮汐参数的异常信息进行了提取与分析;突出了震源区附近的短期异常信息,并分析总结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疆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新疆发生7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震前2年新疆4级地震增强,震前1年新疆4级地震平静;②新疆发生6级地震的主要地震活动特征是,在不同时段的增强背景下,构造带4级地震活动经历增强—平静过程,不同构造区震前3个月震源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③对强震而言,地震活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构造有较好的关联。4~5级地震的孕震影响范围远低于7级地震,地震活动的强弱更多的与所处的构造带相关,反映了区域应力场对不同量级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7,29(4):446-447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4.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7,29(6):668-669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5.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4):444-44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  相似文献   
16.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6):663-664
  相似文献   
17.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1):109-111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1997年8~9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的某些强震及中强震(MS>5.0)的波速比异常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文中给出并讨论了这些地震的波速比异常的一些共同特征,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形态、异常特征量(异常持续时间与异常幅度)和异常的统计分布特征.此外还讨论了波速比异常的特性与地震序列类型、震源深度及震源机制的关系,探索了波速比异常与波速异常间的关系.最后还指出了地震活动性与波速比异常的某种对应关系,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根据近地震直达波到时资料确定震前波速异常区(简称孕震区)的方法,并给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某些较大地震前波速异常区(孕震区)的初步测定结果。探索并讨论了孕震区的一些基本特性,即孕震区的形状、大小,孕震区的定向,主震在孕震区内所处的部位,孕震区内部波速异常状态的分布与发展等。最后还导出了孕震区线度与震源区尺度间的关系式,并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