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78篇
  免费   4395篇
  国内免费   5628篇
测绘学   2440篇
大气科学   3226篇
地球物理   4309篇
地质学   15456篇
海洋学   3542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3546篇
自然地理   6961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830篇
  2021年   949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1098篇
  2018年   671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907篇
  2014年   2491篇
  2013年   1674篇
  2012年   2052篇
  2011年   2182篇
  2010年   1925篇
  2009年   2083篇
  2008年   1989篇
  2007年   1591篇
  2006年   1534篇
  2005年   1754篇
  2004年   1428篇
  2003年   1659篇
  2002年   1412篇
  2001年   1219篇
  2000年   903篇
  1999年   918篇
  1998年   776篇
  1997年   682篇
  1996年   701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414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28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2.
我国西北高原盆地全新世沉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高原、盆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风沙层,冰缘层、冰碛层、盐(?)沉积、人类聚落位置迁移,植被演变等系统分析,论证了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规律。认为(?)新世包含六个气候变化阶段,构成了三个冷干——暖湿气候旋回,每一旋回的周期大约为3600或3700年。  相似文献   
63.
《地理信息世界》2005,3(3):i005-i005
6月16日,中国黑龙江首届地理信息产业高层论坛在黑龙江测绘局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主题。由黑龙江省政府、国家测绘局主办。黑龙江测绘局、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承办。黑龙江测绘局局长李志刚在论坛上致词,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4.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据2003年统计,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3万亿元,其中国有土地资产就有25万亿元,约占8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笔巨额土地资产隐含在土地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如何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将巨额土地资产尽快显化、盘活并作为一种资本经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国土资源》2006,(3):54
日前,旨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一年,随着议定书中核心内容清洁机制在中国市场的建立,外国投资者纷纷来到中国购买“减排额”。据有关方面人士估计,未来全球一半的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将在中国。据国际非盈利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介绍,目前全球碳市场已经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一种新的商品在国际资本市场流通,各  相似文献   
6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已由原来的单一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历史发展时期。商品的流通已成为促进区域商品生产、满足市场消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研究和划分按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自然形成的商业经济地理区域;是地理科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地域是商品经济活动的载体,科学地划分不同层次商品经济区域,它对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中国的脆弱态带与土地茺漠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朱震达 《中国沙漠》1991,11(4):1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