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含气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测试等资料,选择重庆南川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南方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潜力系统评价。从沉积环境、岩性组合、有机地化、储层物性、含气性、矿物组成等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优选了甜点区和甜点段。研究结果表明:① 南川地区龙潭组处于潟湖相,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发育,累厚50~65 m,单层厚度26~32 m,埋深主体在1000~4000 m之间。② 地球化学指标适中,TOC含量2. 0%~3. 0%,Ro为2. 0%~2. 2%,有机质类型为Ⅲ~Ⅱ2型。③ 含气性较好,气测全烃一般3%~25. 5%,含气量1. 5~3. 5 m3/t。④ 硅质、碳酸盐矿物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大页岩气勘探潜力。⑤ 龙潭组页岩气富集高产具有相带控烃、保存控富、可压控产“三控”规律,即潟湖相影响泥页岩厚度及地化指标,控制页岩气富集烃源基础;保存条件影响地层压力和滞留气含量,控制页岩气富集的程度;可压裂性影响改造体积和缝网复杂程度,控制页岩气井产量。⑥ 初步建立了南川地区龙潭组页岩气甜点区目标评价方法和标准,优选出具有一定构造稳定区面积、页岩气成藏指标较好、埋深适中的阳春沟背斜、东胜背斜为Ⅰ类区。⑦ 建立了以TOC、孔隙度、含气量、脆性矿物含量四项主要参数为指标的储层综合评价指数(RCEI),优选出潭三段为页岩气勘探甜点段,潭三段上部为水平井最优穿层靶窗。  相似文献   
22.
闽东南花生、甘薯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海青 《气象》2003,29(3):53-57
利用闽东南近10多年花生、甘薯的农业气象资料,分析花生、甘薯生产的条件。根据回归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夏、秋旱是制约闽东南花生、甘薯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2)当春花生在6月下旬-7月出现持续无透雨天数>20d,且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达30%以下时,将影响花生子粒膨大,造成减产。(3)当8-10月持续无透雨>30d,且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达25%以下,将影响甘薯膨大。(4)若6-10月该地出现连续大-暴雨过程,由于旱地耕作层蓄水能力低,将造成水肥大量流失,生态恶化。(5)闽东南旱地土壤蓄水能力低,水资源匮乏,应加大投资力度,将地面灌溉改为喷洒灌溉,既可防止水肥流失,又可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3.
马铃薯产量的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美兰  侯琼 《气象科技》2003,31(4):237-242
以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盟地区为例,从1961~2000年马铃薯单产波动的相对值着手,以历年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指标、减产率概率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指标等为评估标准,结合小网格资源推算的方法,分析了乌兰察布盟地区马铃薯单产的风险分布规律。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利用最优动态聚类方法,给出马铃薯种植的风险区划。同时对影响马铃薯产量波动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春、夏季干旱及全年干旱、降水变率大是引起该地区马铃薯产量波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4.
对岚县马铃薯各生育时段的降水量、光照、有效积温及肥力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提高高寒山区马铃薯产量品质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选取贵州西部六枝特区郎节坝试验区、钟山区大地试验区、水城县前进试验区和盘县坡上试验区共4个不同海拔马铃薯种植区连续6 a(2006—2011年)春薯主要大田生长期(2—9月)逐日降水的观测资料和春薯产量资料,利用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分析降水变化对春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西部山区降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状况,但降水总体呈现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趋势,同时找出了影响春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不同区域春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不同:郎节坝试验区在播种期到开花期需补充灌溉,大地试验区应分别在播种期和现蕾期到开花期补充灌溉,前进试验区在现蕾期到开花期需补充灌溉,坡上试验区应在开花的始期至盛期补充灌溉。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有利于提高春薯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6.
李建  苑文华  丁洁  慈航 《山东气象》2021,41(4):109-117
基于山东省1980—2020年117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依据春季马铃薯播期,通过积温法推算出苗期,分析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20年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平均日数为39.5 d,10 a倾向率为-1.8 d;降水量平均为16.5 mm,10 a倾向率为-3.1 mm;相对湿润度指数平均值为-0.48,10 a倾向率为-0.09;平均气温为8.9 ℃,10 a倾向率为0.6 ℃;温度适宜度平均为0.54,10 a倾向率为0.07。综上可知,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阶段水分条件呈现减少的趋势,应增加田间灌水;热量条件呈现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增加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7.
基于山东省1980—2020年117个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依据春季马铃薯播期,通过积温法推算出苗期,分析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20年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期平均日数为39.5 d,10 a倾向率为-1.8 d;降水量平均为16.5 mm,10 a倾向率为-3.1 mm;相对湿润度指数平均值为-0.48,10 a倾向率为-0.09;平均气温为8.9 ℃,10 a倾向率为0.6 ℃;温度适宜度平均为0.54,10 a倾向率为0.07。综上可知,山东省春季马铃薯播种至出苗阶段水分条件呈现减少的趋势,应增加田间灌水;热量条件呈现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增加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是华南地区的特色冬种农作物,其地块的“早稻―晚稻―冬种马铃薯”三季种植模式具有特有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特征。利用这一特征,提出一种基于 NDVI 时间序列数据和 SAM 的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提取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稔平半岛为研究区,冬种马铃薯面积为研究对象,采用 2011 年 HJ-1 A/B CCD 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计算每一景影像的 NDVI 后以时间为坐标轴排列成 NDVI 时间序列数据集,在此提取冬种马铃薯种植区的 NDVI 时间序列参考曲线,使用光谱角度匹配(SAM)方法,计算每个像元的 NDVI 时间序列曲线与 NDVI时间序列参考曲线的光谱夹角值,根据 Rule 图像的统计参数确定夹角阈值,达到快速有效地在遥感影像上提取冬种马铃薯对应像元的目的。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提取精度为 82.70%,重点种植区域提取精度为 93.75%,可见基于 NDVI 物候特征的 SAM 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研究区冬种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9.
The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s;study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rms the basis for the shale gas exploit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Fm),Southern China.In this study,core observation and lithology study were conducted along with X-ray diffraction(XRD)and electronic scanning microscopy(SEM)examinations and liquid nitrogen(N_2)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CH_4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for several exploration wells in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r two intervals with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TOC2 wt%)were deposited in the deep-shelf facies.The source rocks,which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carbonaceous shales and siliceous shales,had high quartz contents(40 wt%)and low clay mineral(30 wt%,mainly illites)and carbonate mineral(20 wt%)contents.The SEM observations and liquid nitrogen(N_2)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shale is tight,and nanoscale pores and microscale fra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BJH volume(V_(BJH))of shale ranged from 2.144×10~(-3) to 20.07×10~(-3) cm~3/g,with an average of11.752×10~(-3) cm~3/g.Pores mainly consisted of opened and interconnected mesopores(2–50 nm in diameter)or macropores(50 nm in diameter).The shale reservoir has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H_4.The Langmuir volume(V_L)varied from1.63 to 7.39 cm~3/g,with an average of 3.95 cm~3/g.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 are controlled by several factors:(1)A deep muddy continental shelf is the most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reservoirs,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materials.(2)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shale reservoir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TOC contents and plastic minerals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cement minerals.(3)High maturity or overmaturity leads to the growth of organic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thereby improving the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high percentage of residual gas in Niutitang Fm results from the strong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 of adsorbed gas.Two layers of sweet spots with strong storage capacity of free gas,and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ly high TOCcontents ranging from 4 wt%to 8 wt%.  相似文献   
30.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方向逐渐由构造油藏向隐蔽油藏转变,砂砾岩油气藏成为非常重要的勘探目标,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成为重要的关注目标。地震相控反演充分利用了地震相界面对宏观地质体或岩性体的控制作用,将目标地层分成具有不同沉积特征的沉积单元,根据低频背景约束地震道外推反演中每个采样点的初值范围,同时控制反演时窗的大小,使反演结果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针对车西洼陷陡坡带砂砾岩储层成因多、储层相变快、砂体描述困难等问题,在沉积相精细划分、储层物性分析、测井信息约束下,应用地震相控反演,预测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沙三下)亚段陡坡带低孔低渗砂砾岩储层“甜点”分布,在扇辫状水道中、远端最有利的优质储层发育相带划分出4个“甜点区”。预测结果表明:砂砾岩体识别在垂向上达砂组级别,局部可达小层级别;横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区分明显,可较好地识别出近岸水下扇、滑塌扇等砂砾岩储层,明显提高了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甜点区”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