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38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Concentrations of Pb, Cd, Cu and Zn have been measured using improved ultraclean procedures in a succession of twenty six snow samples integrating a 40 yr time sequence from 1940 to 1980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walls of a 6 m deep pit at stake D 55 in Adelie Land, East Antarctica.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which are among the lowest ones ever measured in Antarctic snows, are found not to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investigated time period,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Pb for which there might have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fter the mid 1960's. For this last metal,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in the 1940's are about 6-fold higher than in Antarctic Holocene ice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ld, which indicates that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anthropogenic increase for Pb probably occurred before the 1940's.  相似文献   
72.
乌鲁木齐河流域季节积雪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忠  杨大庆 《冰川冻土》1992,14(2):129-133
  相似文献   
73.
对东南极中山站附近麦氏贼鸥巢区和无巢贼鸥群栖地的贼鸥回吐渣团及其他食物残物进行收集、分析和鉴定 ,结果表明 ,本区麦氏贼鸥主要捕食雪  ,其残物在食物项中的平均出现率为 6 7~ 80 %;同时贼鸥从本区几个考察站觅取人类遗弃的垃圾食物作为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垃圾食物的平均出现率为 6 .8~ 1 1 .6 %。不同巢区贼鸥对雪 的捕杀量和垃圾的需求差异较大 ,其主要与营巢地域的雪 分布密度以及摄食区的占有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74.
Separation of electrostatic charge during the transport of particles by wind adds a force to the gravitational and fluid forces that determine trajectories of particles moving by saltation. Evaluating this electrostatic force requires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very near the saltation surface, and charge-to-mass ratios for the moving particles. Field mill readings 4 cm above the surface in a moderate blizzard showe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s high as +30 kV m-1. Another experiment gave charge-to-mass ratios of individual saltation particles in low-level drifting that ranged between +72 C kg-1 and -208 C kg-1. From these measurements, we estimated electrostatic forces as large as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on some saltating particles. Including forces of this magnitude in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significantly alters predicted saltation trajectories from those for uncharged particles. Predictions appear reasonable that for some saltating particles,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prevents new surface impacts. These results should help improve models of energy transfer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during blizzards and sandstorms.  相似文献   
75.
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典型半固定沙垄土壤水分进行了系统监测,结合气象资料,特别是对冬季积雪和冻土资料的分析,认为该沙漠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受积雪融化和季节性冻土的影响.由于冬季稳定存在20~30 cm的积雪于春季融化,使得春季沙丘土壤含水率成为全年最高的季节,从而为早春植物的萌发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冬季1 m多深的冻土于早春时节由表及里开始消融,沙丘表面融化的雪水在坡面重力作用下,沿难以透水的冻土层上界自坡上向坡下发生迁移,在春夏季形成了垄间最高、坡部次之和垄顶最少的土壤水分空间格局.该研究具有生态学意义,可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环境条件下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许爱华  乔林  詹丰兴  牛星球 《气象》2006,32(3):49-55
利用NEC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3月10~13日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及寒潮天气主要成因是(1)西欧上空500hPa强暖平流致使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建立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超极地冷空气和西路冷空气合并加强;形成了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2)两个短波槽东移侵入阻塞高压,使得横槽两次建立和转为竖槽,导致强冷空气大举南侵。(3)寒潮带来大范围强降温、700hPa西南急流与冷空气交汇、1000hPa以上层气温在0℃以下的垂直分布,为南方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77.
桃仙机场雷雨转雨夹雪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彤  田丰 《广西气象》2006,27(4):34-36
通过对桃仙机场仅有的两次雷雨转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此类天气的形势特点,并初步得出此类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为秋季飞行提供可靠的预报保障。  相似文献   
78.
伊犁地区近35年冬季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地区8个气象地面观测站35a(1971—2005年)11—3月逐旬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降水量和平均温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冬季降雪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最大降雪发生在新源;平均雪深最大的是伊宁县,最小的是特克斯县;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冬季降雪与平均温度存在着很好的响应关系。在SPSS中对冬季的平均温度与平均降水和平均雪深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平均雪深、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9.
韩建康 《极地研究》1998,10(4):4-14
分析了威德尔海周边雪冰和大气中MSA和nssSO2-4浓度资料。结果表明,威德尔海是造成这一地区大气中高含量生物硫化物的“源”,其周边岛屿及冰架表层雪冰记载和反映了大气中生物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源区产出硫化物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靠近南极半岛一侧高于靠近Filchner-Ronne冰架一侧。尽管诸多因素对输运和沉降过程发生影响,表层积雪MSA和nsSO2-4浓度仍呈现出很有规律性的空间分布:随沉降地点离海距离和海拔高度的增加,浓度值递减;但在一定海拔之下,“高程效应”不显著。冰芯中MSA浓度垂向分布显示出季节分配“滞后”现象,在表层表现为受天气条件制约的输运过程造成的相位差,在深层则归因于有待验证的“迁移”机制作用的结果。大气和雪冰样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威德尔海这样的高纬地区,大气中的SO2-4和MSA“信号”在雪冰样品中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减弱。但就空间变化趋势和季节分布而言,表层雪冰仍是大气中组分(在本文是SO2-4和MSA)的良好载体。十分接近的大气和雪冰MSA对nssSO2-4(或SO2-4)比率证实,这两种大气组分在由大气洗净和沉降到冰雪过程中只发生微弱的分离作用。这也就是大气和雪冰中  相似文献   
80.
青藏高原雪盖对亚洲季风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杨梅学 《冰川冻土》1998,20(2):186-191
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均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特殊的抬高了的下垫面,其上雪盖面积和积雪日数等的异常均与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及起讫有关.雪盖面积大、积雪日数多的年份,亚洲季风弱且爆发迟,推进慢;雪盖面积小、积雪日数少的年份,亚洲季风强且爆发早,推进快.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