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690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558篇
地球物理   670篇
地质学   1535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6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增强现实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信息融合的可视化窗口,增强现实与地图的结合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合理地在增强现实界面上表达地图内容,提高用户的认知效率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AR与地图结合的特点的基础上,拓展了AR Maps的概念,并重点研究了AR Maps应用场景过程;提出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地图应用模式;最后设计了基于应用模式的AR Maps地图架构,构建了Android环境下的地图平台,验证了AR Maps应用模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2.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在几亿年的地质演变长河中,受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独特的地质奇观。众所周知,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规划、利用和保护能为地质科研教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遏制地质遗迹破坏的趋势,建议制定北京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分期实施,近期对区内已遭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初步探讨北京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93.
ABSTRACT

Rooted in the philosophy of point- and segment-based approaches for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of trajectories, the measures that researchers hav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s (1) are incomparable across approaches, hence slowing the progress in the field and (2) do not provide insight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new error measur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measure how well a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model performs. The error measures introduced are based on aligning multiple inferred continuous intervals to ground truth intervals, and measure the cardinality of the alignment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aligned segments. The utility of this new way of computing errors is shown by evaluating the segmentation of three generic transportation mode segmentation approaches (implicit, explicit–holistic, and explicit–consensus-based transport mode segmentation),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in a thick client architecture. Empirical evaluations on a large real-word data set reveal the superiority of explicit–consensus-based transport mode segmentation,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xplicit modeling of segments and transitions, which allows for a meaningfu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learning task.  相似文献   
994.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论,结合黄水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现状,分析了黄水河湿地公园的景观构成、植物配置、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阐述了黄水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新郑市生态保护、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加强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认识,以期达到对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95.
积极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湿,规划建设省级湿地公园,加大流域内污染企业的治理,引导居民改变生活习惯,采取生物技术建设人工浮岛等多种措施,对傅疃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996.
在提出城镇上山压力概念的同时构建了城镇上山压力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测算和分析了2020年云南各州(市)的压力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不同,云南省城镇上山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2将云南城镇上山压力分为4个等级:Ⅰ等超高压主要位于滇中中部地区,Ⅱ等高压主要分布于滇中西部和东部、滇东南西部以及滇西南南部,Ⅲ等中压主要分布于滇中中部、滇西南大部分地区、滇西北的东部地区和滇东北北部,Ⅳ等低压主要分布于滇东南的东部和滇西北的西北部;3通过差异化的上山政策可以缩小城镇上山压力的非均衡性差距,云南省未来城镇上山的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中东部、滇东南西部以及滇西南南部。  相似文献   
997.
以区位条件为基础,应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频率直方图法对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进行区位评价,以此为依据得出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模式,为鄱阳县及类似区域农村居民点规划与整理、发展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鄱阳县南部区位条件评价等级高于北部,随着等级的降低,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及面积均减少。结合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结果及当地实际,将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划分为城镇化发展模式、改造发展模式、内部挖潜模式、迁村并点模式、整体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998.
通过与陕西省文物局合作,以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塔为例,利用FLEX技术建立基于B/S架构的Web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跨平台的文物数据存储和管理,利用自身优势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从气候波动的瞬时频率与瞬时振幅出发,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技术,提出了基于幅频分离技术的气候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并对南京地区降水距平进行了30候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幅频分离预测法能够对所有模态的振幅和高频模态的瞬时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而预测的瞬时频率累积误差会对模态分量的预测距平相关性产生敏感影响,该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气候序列高频模态的预测效果。对于气候序列的低频模态分量,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边界效应会对瞬时频率的求解产生较大误差,使得序列边界区的幅角计算不准确,导致对低频模态的最终预测效果不理想。对气候序列的高频分量采用幅频分离并进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而对其低频分量仅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直接预测,可同时提高高、低频分量的预测效果,并最终提高整个气候序列的预测准确性。该分频预测方法可以使南京降水预测的30候距平相关保持在0.4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石峁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航摄技术、GPS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多种测绘技术对石峁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测量,得到了多种测绘成果,是利用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于文物保护的成功应用,为以后开展同类大遗址保护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