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788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331篇
地球物理   547篇
地质学   1316篇
海洋学   384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银川市初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桑建人  杨有林 《中国沙漠》2003,23(3):328-330
利用美制APS—3310A型激光粒谱仪,在中国西北城市银川对大气气溶胶粒子进行现场观测,结合气象条件,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给出了银川市初夏大气气溶胶的日变化特征、3种不同粒径粒子分布特点及飘尘谱分布特征,以期为银川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新疆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当前工作重点,并对新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4.
虽然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各自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但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象(沉积岩)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对象(油气)的载体,二者可以由含油气盆地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序地层分析包含了对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及成藏作用载体的分析,因而沉积层序的组成单元与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有必然的联系:在一个沉积盆地的数个沉积层序中,成熟烃源岩往往是地史中具一定埋深、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凝缩层,这个凝缩层往往是一个构造超层序的最大海(湖)泛面;储集岩往往是成熟烃源岩之上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或紧邻成熟烃源岩的高水位体系域;有效盖层为储集岩之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及凝缩层;成熟烃源岩之上的沉积层序为上覆岩层;低水位体系域储集岩有可能沿上倾方向尖灭,被层序界面及其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岩性圈闭;除构造裂缝外,低水位体系域下切谷可作为油气向上运移通道;一个含油气系统往往跨越不同的沉积层序甚至构造超层序。  相似文献   
55.
基桩有效桩长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超长单桩静载试验成果、工程实践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中,论证了普通单桩存在有效桩长。深入解释了有效桩长的含义,指出了与临界桩长概念有区别。在分析目前有效桩长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有效桩长定义。明确了研究普通单桩有效桩长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合理确定有效桩长就是合理设计桩长。  相似文献   
56.
粘粒含量对南京粉细砂液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南京粉细砂是一种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粉细砂,与通常的圆形颗粒石英砂有一定区别,片状颗粒成分使得南京粉细砂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通过对不同粘粒含量的南京粉细砂进行液化试验,分析其试验结果发现:对于粘粒含量ρc=5%、10%和15%三种情况,在均压固结情况下,当南京粉细砂达到初始液化时,采用变形标准和孔压标准是一致的;而偏压固结时,只能采用变形标准作为南京粉细砂达到初始液化的标准,此时振动孔压仅达到围压的50%-70%。粘粒含量对南京粉细砂的抗液化强度影响很大,随粘粒含量增加,在不同固结比时,其抗液化强度并不是单调变化,而是在粘粒含量ρc=10%左右处于一个低谷,其抗液化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57.
We compare flux and concentration footprint estimates of athree-dimensional Lagrangian stochastic dispersion modelapplying backward trajectories with the results of ananalytical footprint model by Kormann and Meixner.The comparison is performed for varying stability regimesof the surface layer as well as for different measurementheights. In general, excellent correspondence is found.  相似文献   
58.
铂族元素迁移富集机理的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岩浆及高温热液中,拍族元素以纳米液态铂族元素单质、铂族元素与其它金属元素的纳米液态合金、纳米液态铂族元素的硫、砷化物迁移。在中、低温热液及表生条件下,除呈上述固态纳米铂族矿物随流体迁移外,还呈配合物形式迁移。然后它们在合适的条件下沉淀富集形成矿床。此外,还讨论了铂族元素与金地球化学条件的异同。  相似文献   
59.
60.
A new method for solving the transport equation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a large numbe of particles in a discretized 2-D domai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uses numerical variables to represent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n a given mesh and 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1-D probl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of particles in a 2-D problem. The method also would be valid for three dimensions as long as the medium can be modeled similar to a layered system. As the particles are no longer tracked individually, the algorithm is fast an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present. The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nearly numerical dispersion free and permits accurate calculations even for simulations of low-concentration transport. Because each mesh is considered as a closed system between two successive time steps, it is easy to add adsorption phenomenon without any problem of numerical stability. The model is tested under conditions that are extremely demanding for its operating mode and gives a good fit to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it can be used to best advantag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