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2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502篇
地球物理   1929篇
地质学   3530篇
海洋学   60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126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红旗渠是举世文明的引水工程,全长4 013.6 km.红旗渠沿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至尖庄一带为本次工作的勘查区,勘查中共发现零星崩塌3处,崩塌带1处、沟谷泥石流3处.本文针对发现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形态等进行描述并给以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2.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统计学方法提取可能影响该地区滑坡的因子。并依据二元逻辑回归结果.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建模功能,对研究区滑坡进行建模,再由相关性等级分析方法进一步获取相关影响因子对滑坡的影响范围,最终得出该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图。而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对滑坡产生影响的因子有所相同,当分辨率由1000m-60m时,影响因子明显增多。以逻辑回归模型自身精度、滑坡实际发生比和坡度法为模型判定标准,发现120m分辨率下的滑坡发生概率模型能有效表达研究区滑坡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74.
矿泉水中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在地下深循环条件下形成,化学成分稳定,水源卫生,细菌学指标安全。有一定含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一种天然饮料,是其他饮用水无法比拟的,无须医生指导,长期饮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75.
江源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长白山西麓,行政管辖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具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加剧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地质灾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和潜在威胁。本文对该县的地质环境作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它们的发展规律,同时对该县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最后结合当地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现状,给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6.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通过实际公路泥石流危险性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对四川地区雅泸高速公路的5条泥石流沟进行了评价,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上,而且所得的结果会更加合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7.
笔者在追忆李四光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整体观指导防震应急的新论点,包括:运用地壳运动整体观研究地震规律;应用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预测;划分活动性构造体系,研究构造活动性;加强综合监测,研究各种地震前兆和相关的自然变异的发展趋势;圈定地震风险区,制定防震应急预案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8.
北京市有机氯农药填图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个样/km2的密度、1个分析组合样/16km2的方法,对北京市784km2范围内的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大气颗粒物中HCH、DDT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机氯农药填图.查明2000年北京市地表土壤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11.83ng/g、108.99±301.90ng/g.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平均含量分别为10.09±9.60ng/g、12.99±13.51ng/g,HCH和DDT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996.57±939.96g/a·km2、1291.53±1342.28g/a·km2.2006年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CH含量分别为0.294±0.205ng/m3和0.217±0.137ng/m3,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7±1.301ng/m3和0.522±0.773ng/m3,显著高于2002-2003年度大气颗粒物中HCH(PM100.01786ng/m3,PM250.01731ng/m3)和DDT(PM100.01672ng/m3,PM2.50.02353ng/m3)的含量,表明北京市或周边地区仍在使用含HCH和DDT化学成分的农药.以2000年北京地表土壤和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含量为基础,对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时空演变的预测显示,即使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沉降通量每年以5%的速率递减,到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环境质量仍不能显著改善,而控制和削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含HCH和DDT成分农药的使用将是改善北京地表土壤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9.
基于贡献权重迭加法的滑坡风险区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乔建平  石莉莉王萌 《地质通报》2008,27(11):1787-1794
贡献权重迭加法是对滑坡本底因子和承灾体因子在滑坡发育中的贡献率进行统计后,通过贡献率均值化、规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计算出每一个因子内部的权重——自权重W和因子相互之间的权重——互权重W'。将滑坡因子、承灾体因子和两者的自权重、互权重分别相乘迭加,得到滑坡危险度和易损度区划结果,再将2项结果相乘得出滑坡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80.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张茂省  唐亚明 《地质通报》2008,27(8):1205-1216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风险调查是风险源识别、分析、评价和风险处置的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进展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中术语统一的意见,论述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类型和精度,风险的分级,不同精度下风险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风险调查的技术要点。并以陕西省延安市市区和虎头峁场址风险调查为例,分别阐述了1∶10000、1∶1000比例尺精度下的风险调查和区划的过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