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 spatial variant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 here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subsequent deaths attributed to an initial mortality,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geographic variation within an epidemic. A spatial R0 was calculated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here defined by a 50‐m buffer surrounding an index case, for mortality data from the 1878 yellow fever epidemic of New Orleans. The highest number of secondary mortalities linked to a neighborhood index case was twelve, with a further eighty‐seven extrapolated morbidity cases. Results als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multideath residences and cultural contacts in neighborhood‐level disease spread.  相似文献   
32.
新疆气象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5个部分:若干概念内涵的界定;新疆气象特征;新疆生态环境基本特征;新疆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气象科技在新疆生态环境领域中的作用和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达气象研究50年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回顾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模拟信号的天气雷达、数字化天气雷达、多普勒雷达和雷达新技术如双线偏振雷达、双基地多普勒雷达等雷达技术研究及其在冰雹、暴雨、台风等中尺度天气过程的监测和临近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工作, 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针对暴雨、台风的中尺度外场试验、双多普勒雷达和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技术在风场中尺度结构中的应用、双线偏振雷达在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及临近预报方法研究等工作; 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雷达气象领域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4.
人工增雨防雹是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有利于促进草木植被生长,可有效地扑救森林、草场火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减轻大气污染程度,改善空气质量,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以缓解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表明,凡是降水量明显偏少的年份,粮食大都减产;年降雨量多的年份,粮食大都增产。这表明,人工增雨消雹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刘辉志  冯健武  邹捍  李爱国 《高原气象》2007,26(6):1151-1161
利用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中国科学院HEST大气科学实验在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获取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湍流谱特征和方差统计特征,讨论了上下2层(2m和8m)基本气象要素和湍流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峰地区湍流能谱基本上符合Monin-Obukov相似性理论在惯性副区的变化规律;由于山谷复杂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湍流方差统计值均小于高原其它地方;珠峰地区近地层感热通量白天下层大于上层,夜间相反;潜热通量一天内基本上上层大于下层.  相似文献   
36.
Typical numerical weather and climate prediction models apply parameterizations to describe the subgrid-scale exchange of moisture, heat and momentum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free atmosphere. To a large degree,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re based on empirical knowledge obtained from measurements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ver flat and homogeneous topography. It is, however, still unclear what happens if the topography is complex and steep. Not only is the applicability of classical turbulence schemes questionable in principle over such terrain, but mountains additionally induce vertical fluxes on the meso-γ scale. Examples are thermally or mechanically driven valley winds, which are neither resolved nor parameterized by climate models but nevertheless contribute to vertical exchange.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se processes and to evaluate their impact on climate simulations have so far been scarce. Here, results from a case study in the Riviera Valley in southern Switzerland are presented. In previous work, measurements from the MAP-Riviera field campaign have been used to evaluate and configure a high-resolution large-eddy simulation code (ARPS). This model is here applied with a horizontal grid spacing of 350 m to detect and quantify the relevant exchange processes between the valley atmosphere (i.e. the ground “surface” in a coarse model) and the free atmosphere aloft. As an example, vertical export of moisture is evaluated for three fair-weather summer day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moisture exchange with the free atmosphere is indeed no longer governed by turbulent motions alone. Other mechanisms become important, such as mass export due to topographic narrowing or the interaction of thermally driven cross-valley circulations. Under certain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ese topographical-related mechanisms exceed the “classical” turbulent contributions a coarse model would see by several times. The study shows that conventional subgrid-scale parameterizations can indeed be far off from reality if applied over complex topography, and that large-eddy simulations could provide a helpful tool for their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37.
基于ArcGIS的面状要素中轴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专题制图中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专题要素和地理底图要素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如何实现面状要素中轴线的提取从而获得线状道路、线状河流等底图要素一直是GIS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ArcGIS9.0中提供的各种功能模块的综合应用实现了面状要素中轴线的自动提取。经实验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效果理想,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38.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2000年环北京实际的精细下垫面布局资料(500m分辨率),按美国USGS陆面资料分类标准(25类)对其提供的全球30 s经纬分辨率(≈1 km)下垫面分类资料进行了更新设计.进而针对一个北京夏季暴雨过程,利用10:3.3km双向双重嵌套的MM5V3.6-Noah LSM陆气耦合模式进行24h数值对比试验,研究了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新设计的陆面资料更真实地反映了环北京区域的下垫面结构,尤其针对北京城区面积迅增特征;同时还修正了原资料将亚洲中纬度区域落叶阔叶林下垫面类型归属为热带(或亚热带)稀疏大草原类型的问题.其在数值天气模式中的引入会对短期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次暴雨主要降水中心的模拟,12h差值分布范围远达30km以上,中心值相对差异可达30%.研究发现在城市下垫面和大气相互间存在一个重要的相互影响机制,即由于城区面积的扩大会导致自然植被减少,进而会减少地表蒸发及相应局地大气水分供应、加深边界层高度并增强大气水汽混合,这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9.
覃伟 《广西气象》2007,28(2):81-83
通过对气象中应用的GPS水汽观测软件进行分析和汉化,阐述软件汉化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0.
基层气象局地面测报工作是最基础的气象业务工作,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服务等提供重要的依据。根据多年在基层从事测报值班、报表预审及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多次参加省、市测报业务竞赛的学习体会,分析了如何才能搞好这项工作,从而提高测报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