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8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12篇
测绘学   807篇
大气科学   876篇
地球物理   458篇
地质学   690篇
海洋学   300篇
天文学   500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62.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甘肃北山的野外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2 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和方法研究工作中 ,通过观察到的一些与岩浆混合模式相关的现象 ,指出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有利证据 ,讨论了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镁铁质小岩体混合成因的可能性 ,认为岩浆混合作用在造山带岩浆活动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3.
Use of GIS layers, in which the cell values represent fuzzy membership variabl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mbining subjective geological knowledge with empirical data in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mineral-prospectivity mapping. In this study,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neural networks are used to combine up to 17 regional exploration variables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for orogenic gold deposits in the form of prospectivity maps in the Archean Kalgoorlie Terrane of Western Australia. Two types of fuzzy membership layers are used. In the first type of layer,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known gold deposits and variables in the GIS thematic layer are used to determine fuzzy membership values. For example, GIS layers depicting solid geology and rock-type combinations of categorical data at the nearest lithological boundary for each cell are converted to fuzzy membership layers representing favorable lithologies and favorable lithological boundaries, respectively. This type of fuzzy-membership input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the 1-of-N coding used for categorical inputs, particularly if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lasses. Rheological contrast at lithological boundaries is modeled using a second type of fuzzy membership layer, in which the assignment of fuzzy membership value, although based on geological field data, is subjective. The methods used here could be applied to a large range of subjective data (e.g., favorability of tectonic environment, host stratigraphy, or reactivation along major faults) currently used in regional exploration programs, but which normally would not be included as inputs in an empiric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络开发的垂线测量数据管理软件的组成、原理、功能、操作及应用,该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易掌握,并能通过多方位、直观的图形表示来反映监测对象的挠度、倾斜、水平位移状态。  相似文献   
65.
基于约束点的曲线一致性化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探讨了基于平面上的特征约束点(无论在曲线上还是在曲线外)的曲线化简,并针对各种情况提出了一致性化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框标与影像叠置时的自适应内定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自动内定向在过去的几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针对P31这类近景相机的影像进行自动内定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P31影像的框标叠置在景物上。认为自动内定向可以看做一个全局影像匹配问题,分两步进行。首先,用模板匹配和Hough变换在影像上提取可能的框标点,然后用软对应和确定性退火结合仿射变换得到惟一的框标位置。试验和结果分析说明,利用本文方法,可以惟一确定框标,并发现严重的粗差。同时提出自动确定最小的框标搜索区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翁必华 《现代测绘》2003,26(5):15-17
为了保障顺利建设上海市地下管线数据库.需要对现存的地下管线的源数据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以满足数据入库的要求。本文主要个绍:笔者在从事地下管线源数据处理工作中,碰到的现存的上海市地下管线源数据对于建设上海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笔者利用Autodesk公司的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开发的应用程序来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小松  李宏波 《气象》2003,29(12):34-37
利用地面资料和雷达回波,分析了2002年9月8日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情况,得出低纬高原飑天气出现时天气和要素变化为:雷暴最先出现,随后湿度急升,气温直线下降。在这突变过程中出现大风、大雨和冰雹,气压出现跳跃。飑线水平尺度长不到100km,宽仅10km,生消史两个小时左右。其雷达回波有前期征兆,发生演变过程,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9.
垂线偏差时间变化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利用Vening-Meinesz微分公式计算垂线偏差随时间变化的测定精度进行了初步估计。通过对地形改正项的影响、代表误差的影响、远区域重力异常的影响等3种主要误差的分析和实际估计,论证了它们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影响不超过0.01″,比铅垂线的时间变化0.1″要高一个量级。因此认为重力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对2003年2月10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寒潮降温降雨(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高空槽、横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地面冷锋以及地面暖低压倒槽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这次寒潮降温降雨(雪)天气是在高空500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巴尔喀什湖至准噶尔盆地的横槽转竖,冷空气从西北路径东移南下,中低层冷槽与暖式切变线接合以及地面冷锋切入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归纳出此类天气预报的指示系统,对于做好寒潮天气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