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能量与水分循环——气候研究的热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雁 《气象》2001,27(9):9-12
主要介绍了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开展的一系列大型科学试验计划。这些计划都是以开展大尺度水循环过程、陆面水循环过程、云与降水过程的观测试验为生长点,以分析、了解、模拟大气-陆地-海表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及循环为研究基础,旨在进一步弄清气候变暖的物理成因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弄清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旱涝形成机理;建立相应的气候模式,提出新的预报方法,从而实现较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和大尺度灾害性天气,合理调配水资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和剖析了两次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地质因素,新生代茅东裂陷盆地;茅东与南京-溧阳两玄武岩喷发带的交汇;茅东断裂带最活动的上沛带;震源区地壳层圈构造(深、浅变质岩界面和低速层)与茅东部断裂带中、深脆-韧性剪切段的复合。探讨了控制溧阳震震级的因素;茅东断裂带属Ⅱ级断裂,茅东裂陷盆地属中、小型裂陷盆地,因此,决定溧阳地震震级为5.0-6.0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5.
用震源机制解确定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和区域小震平均解给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的分布。由多个震源机制的平均结果得到,东北南部地区(42°30’以南)主压应力方向为NE70°。东北中部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南部)主压应力方向近似NE100°,它与深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一致,可能该区应力场分布受深源地震影响,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北部)主压应力方向为NE58°。东北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仰角大多数小于30°,表明该区以水平应力为主。由震源机制结果也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断层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wo types of crust models with abnormal density, velocity of wave and certain geometrical structures. The far-field synthetic seismograms of P and SH wave are calculated by the far-field vertical displacement formulas of P and SH waves with the double couple point source and the formulas of reflection coefficient, radiation pattern and travelling time difference derived from the model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It is shown by the results that the effect of special crust structures near focus on the far-field seismograms can be ignored if the densities and wave velocity of the special structure are less than average those of the crust (model I). However the effect should be noticed if the densities and wave velosities of the structure are large than average those of the crust (modelI). The effect of the special crust structure on the far-field seismograms has not been studied further before. Seismic records of the Haicheng earthquake and the crust structure in Haicheng region are studied b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n the pape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1993.  相似文献   
17.
邓志辉  马瑾 《地震地质》1993,15(3):213-219
震源系统是一个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耗散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分岔突变。作者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的前兆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前兆异常活动具有阶段性,相邻两个异常阶段的持续时间的比值为一常量(5左右)。这种前兆时间分布规律可用震源体内应变能密度随孕震时间的增加发生倍周期分岔进行解析。它可用于预测主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用CZM-2型核旋仪(及其同类仪器)进行定点观测读数时,运用分量仪线圈“单向”旋转的方法进行分量观测,再加上做好一些其它辅助措施,能够充分消除人为因素和仪器本身误差所带来的影响,明显提高仪器的观测精度,达到使观测资料更加准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金属套管井中电磁测井响应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金属套管井中有限尺寸线圈的电磁响应特征,讨论了井眼泥浆参数、套管参数和不同线圈尺寸对电磁测井响应的影响,考察了金属套管中电磁测井对地层电阻率变化的灵敏度.径向非均匀介质的模拟计算表明,在套管井中井眼泥浆对电磁测井的影响较大,必须进行校正.在低频条件下,井间测量响应中金属套管与地层的电磁响应是非耦合的,两者可以分离.在套管参数一定时,套管响应与地层的响应的比值近似一个常数.电磁响应对地层电阻变化的灵敏度分析显示,井间电磁测量在储层研究尺度对地层电阻率变化响应灵敏,套管引起的衰减稳定.在其它参数相同的前提下,线圈直径的增大有助于有效电磁响应信号的增强,给大井间距测量提供了可能.不同磁导率金属套管的电磁响应分析表明,电磁测井中,采用非磁性或弱磁性套管要优于一般的铁磁性套管.  相似文献   
20.
焦明若  张国民 《地震》1998,18(1):14-20
通过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震例分析,介绍了地震前兆共性的一面,如在台网具有一定监测能力的地区,如果发生6级以上地震,震前总能或多或少地观测到异常现象。地震越大震前异常越多,分布越广,持续时间越长,异常幅度也较大,同时章着重对前兆复杂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整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异常与地震关系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除了“有异常有地震”和“无异常无地震”的理论情况外,还存在“有异常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