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交通流网络的时空特征解析——基于张量分解方法视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柯文前  陆玉麒  朱宇  陈伟  杨青 《地理科学》2016,36(11):1679-1687
基于非负张量分解方法(NTF方法),依托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络的三维OD海量交通流数据,展开网络时空特征的解析、提取与挖掘,尝试解决现有数据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解析交通流网络时空演化的动态性与多维性问题。结果表明:重构网络对原始网络的空间构型与格局具有很好的重现能力,基本刻画了原始网络的倒“不”字型空间结构;分解的网络可提取出基本不变型、渐变型和突变型3类时变规律,且每类时间特征有各自耦合对应的局部空间格局,体现内在组织的时空统一性;倒“不”字型空间结构由分解的沿沪宁线横向子网络叠加过润扬大桥沿扬溧线、过江阴大桥沿京沪线和过苏通大桥沿沈海线的三大纵向子网络等具有明确地理含义的多个局部空间系统共同构成,体现全局由局部组成的特性。  相似文献   
92.
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3.
汤屯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具有偏酸性、有机质低、磷缺乏、铜过量等土质特征。边坡生态防护具有边坡高陡、原生植被彻底破坏、土质贫瘠、缺水、缺肥、生物气候干热胁迫、水土流失严重等难点,遵循交通安全性、景观协调性、生态适应性、生物多样性、经济实用性的原则,提出了以草本植物为主,草、灌、藤有机结合的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配置方案,针对全岩质边坡、碎裂结构边坡、土质边坡及边坡的顶部、下沿、平台等部位提出了不同的植物群落配置原则及物种配比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运用2011年12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11条高速公路沿线156套交通气象监测站资料、142个国家气象站雾灾资料、因雾造成的交通事故和封闭管制资料、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路网密度等资料,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空间脆弱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建立了高速公路雾灾风险区划模型,并绘制河北省高速公路雾灾风险区划图。结果发现:(1)河北北部地区、西部山区、沧州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雾灾风险等级较低,而东部和南部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雾灾风险等级较高,可为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在相同区域内,局地浓雾多发、交通事故多发、大范围雾日多都可造成高速公路雾灾风险等级升高。  相似文献   
95.
利用MODIS_L1B数据,结合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地面观测与反演的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数据、北京市自动气象站网的能见度观测数据和北京市道面交通气象监测网的能见度观测数据,选取2012年3月6—11日期间发生在北京市的一次重大霾天气过程作为典型个例,反演了全过程的AOD和能见度变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MODIS遥感数据反演的AOD值与地面实测AOD值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但由于存在观测时间的偏差,总体上反演值高于实测值;2)利用AOD反演值得到的能见度值与实际能见度观测值基本吻合,两者的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6(P<0.01),符合此次霾过程的实际发生特征。  相似文献   
96.
赵东平  王明年 《岩土力学》2008,29(3):828-832
针对某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中墙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连拱隧道中墙进行了计算,发现中墙的安全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为了保证隧道中墙的安全使用,分别对全部凿除中墙和部分凿除中墙的治理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部分凿除的方案对中墙进行治理时,对初期支护影响较小,未凿除的中墙内力略有增大,对隧道整体结构影响很小;而采用全部凿除方法对中墙进行治理时,对初期支护影响较大。对施工进尺长度的研究表明,在Ⅲ级和Ⅳ级围岩区段隧道中墙治理时,一次凿除长度分别取为12 m和9 m是较为合理的。修复后的连拱隧道中墙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7.
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何结兵  洪宝宁  丘国锋 《岩土力学》2004,25(10):1663-1666
CFG桩 (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 复合地基的核心技术是设置褥垫层,而褥垫层设计的是否合理,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与变形特性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太沙基基本理论,详细地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作用机理,并推导出CFG桩复合地基最佳桩间距、合理褥垫层厚度、桩土应力比、实际置换率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与工程实例对比表明了该解答的可行性,能够为CFG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98.
根据万梁高速公路J合同段3#边坡滑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深入地分析了缓倾斜、顺层顺向的层状岩质边坡在人工开挖卸载过程中产生滑坡的机理,提出了层状岩质边坡发生滑坡的双面剪切效应和连动效应,与模型试验的结果非常吻合,可为有效治理这一类型的滑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承余 《安徽地质》2006,16(2):129-133
结合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局部路段可液化砂土地基的处理,对可液化砂土地基的特征、危害性、处理原则及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强夯法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沉降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价,对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应用WRF模式对2008年7月初发生在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包括沪宁高速公路在内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rcGIS9.3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高温天气形成的地理背景进行了空间分析,并进行了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中温度平流项对地面增温影响较小;江苏上空的大气呈稳定状态,且有强烈的下沉运动,有利于高温的形成;高温时段,江苏大部分地区高、低层大气都为相对湿度低值区,空气干燥,且地面水平风速较小;高温期间,研究地段内的向下长波辐射很强,使江苏迅速增温;地形因子对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天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焚风效应来实现的,而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通过所获得的感热和释放的潜热不同来影响近地层温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