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1136篇
地球物理   571篇
地质学   1859篇
海洋学   66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144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华南沿海近42年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任崇 《气象》2002,28(6):52-55
运用华南沿海6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58-1999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对华南沿海地区近42年来的气候作了分析。结果结果:近42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0.188℃/10年),特别是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8年是近42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最暖的一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华南沿海地区近42年来的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则得到为冷期,后为暖期。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29.46mm/10年)。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在分析双桥-新路地区铀成矿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依据区内各预测要素对已知铀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选取并划分为必要、重要和次要3类,使以GIS为平台进行区内铀资源潜力评价所需的驱动数据能清晰呈现且主次分明,有利于提高评价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993.
江西地热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热资源为赋存于断裂裂隙中的水热对流型地热水,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与断裂构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出露的地热,其形成与分布受断裂构造、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等因素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可以为地热勘查与开发,尤其是寻找隐伏地热指明方向,即在地热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地热异常、断裂构造及组合、水文地质及岩性等控制地热水形成与分布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地质动力学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煤层气的富集是生成、储集、封盖保存等方面条件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有力配置,是各种地质动力学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我国煤储层含气性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热动力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沉积动力条件及地下水动力条件4个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地质动力学条件控气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问题,指出全面耦合分析动力学条件是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为地质灾害典型区,但以往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该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序进行。本文在钟山区地质灾害规划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选取地形坡度、岩组结构、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降雨量、地震共六个主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集,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钟山区内每个网格单元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每个网格单元的隶属度值作为危险性评价结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该区进行危险性定量区划。此区划评价结果可供今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制约性也日益加强,发生在新生代沉积软粘土地层上的地面高程损失(主要由地面沉降造成)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软粘土地层的地面沉降包括自然沉降和人为沉降两方面。因此,土力学者和地质学家从工程学界和地质-沉积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地面沉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以对前者的关注为主。工程土力学中沉降的是由软粘土的固结压缩导致的。本文结合地质因素对发生在软粘土地层上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格尔珂金矿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已出现了矿坑涌水现象,从而严重威胁采矿职工生命安全,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本文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矿床充水因素的分析及矿坑涌水量的预测,为矿山治水及矿区井巷的开拓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大庆油田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其原油总产量可占全国同期陆上的40%以上,开发形势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原油产量的供给。近年来,大庆油田的产量递减以及国内能源供应短缺的原因,油气资源量的新增速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形势,在收集了大庆油田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的自身特点,选用储量增长预测方法对大庆油田新增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大庆油田的新增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终可采储量发生的时间为2028年。文中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增油气资源量变化趋势的主控因素,认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和国内政策导向及技术进步是影响大庆油田新增油气资源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梅泓  唐金湘 《安徽地质》2009,19(3):218-221
安徽省桐城市地质环境复杂,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尤其以小规模的崩塌、滑坡为主,给桐城市人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桐城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特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对桐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济阳县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该区受成土母质来源、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土壤元素全量、有效量及有效度表现为:低平洼地土壤中K,P,N,Se,Mn,Fe,Zn,Cu和Mo全量较高,P,N,Se和Cu有效量较高,显示为低平洼地为黏质成分的沉积成因特点;而决口扇形地区土壤Cu,Mo,N,Zn,B有效量和全量均偏低。富含有机质,且pH相对较低的潮土中Se,Cu,Mo和B等元素有效度较高,贫有机质、pH相对较高的草甸风沙土中N,Fe,Cu,Mo,B和S等元素有效量较低,但K有效量和有效度均较高。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K,P,N,S和Cu等元素全量与有效量间具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全量是有效量的重要影响控制因素;有机质含量与K,P,Zn,Cu和B有效度间为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机质较高有利于土壤元素活化;Fe,P,S,Zn,B和Cu有效度与pH值为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酸性增强会增加这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