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6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1744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2506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1783篇
海洋学   74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青岛局地风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位于胶州湾东岸的青岛沧口和流亭两机场气象台和唠山区气象台资料及现场实验资料对胶州湾东岸的海陆风气候特征,来自胶州湾与来自南面黄海水域的两支海陆风相互作用及其对沧口地区的影响,崂山西坡下坡风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根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估算海陆风发生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渤、黄、东海夏季环流的三维斜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拉格朗日时均观点描述环流,建立起潮流与准定常流共同占优势系统中的陆浅海环流模型,并诊断计算了夏季渤、黄、东海的三维环流图。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渤、黄、东海主要流系的特征。对照冬季结果,对渤、黄、东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做了阐述。从环流垂向分量的分布图上,可发现渐闽近海、长江口外存在较明显的上升流区。另外,对夏季渤、黄、东海的热盐环流和潮致余流分别进行了模拟,发现它们均能在黄海构成一逆时针向的五流系统,这对形成和维持夏季黄海冷水团的存在有重要作用。热盐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环流含有“热成流”的成分;通过Lagrange余流的计算发现环绕黄河冷水团的环流还含有“潮成流”的成分。  相似文献   
63.
李孟植 《海洋预报》2003,20(3):7-11
南海是热带气旋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热带大气环流系统,在热带气旋预报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一些气象图表资料的基础上,对2002年第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的形成、发展及消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从形成的背景环流,气旋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些该气旋所具备韵特有流场,从而为以后的南海自生热带气旋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64.
1998年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层环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期间2个强化观测航次(4-5月及6-7)所获温盐深(CTD)资料,利用一个改进逆模式研究了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环流的演变特征。诊断计算表明,在此期间南海环流主要表现为两脊两槽型,即越南以东和菲律宾以西呈反气旋式环流,南海北部和南海中部呈气旋式环流。但对局部区域而言,可以发现在季风爆发前后其环流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上述计算结果亦与等压面上海水密度分布的定性分析结果及同期观测的ADCP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计算所得到的南海上层环流主要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及实测资料大体一致,诊断结果可作为南海上层季风环流演变机制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冲绳海槽热流机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绳海槽是一个高热流区,平均热流值极高,但不均匀,实测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三个数量级以上,结合海槽地区的构造和地球物理特征,探讨了导致这一高而分散热流特征的多种因素。包括异常壳幔结构。海底热液循环以及地下水对流等,并分析了相应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6.
黑潮和中国近海环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伍伯瑜 《台湾海峡》1991,10(1):25-32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总结和讨论了黑潮对中国近海环流影响的基本结果,指出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和沿台湾海峡向北运动的黑潮分支,其年际变化明显,并认为该黑潮分支的运动状况对中国近海特别是南海和东海南部的中、下层环流影响显著,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7.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68.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基于1998年6~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计算结果:黑潮向西入侵南海,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尤其在20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其中心位置在11°53'N,111°50'E,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13°17'N,112°55'E,两者的尺度皆约为250km.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10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9.
好望角附近海域春季大风的几种主要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普查和分析,概括出了春季好望角附近海域三种主要大风出现时的模型图,并以一个月中逐日4次船舶测风报告为例,分析了好望角大风的某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0.
The circulation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A review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an extensive field study and interpretive effort was made by researchers, primarily at th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to sample and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That work was inspired by the valuable fisheries of the region,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and the growing re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l Niño phenomenon. Here we review what was learned in that effort, and integrate those findings with work published since then as well as additional diagnoses based on modern data sets.Unlike the central Pacific, where the winds are nearly zonal and the ocean properties and circulation are nearly independent of longitude,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is distinguished by wind forcing that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topography of the American continent. Its circ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short zonal scales, permanent eddies and significant off-equatorial upwelling. Notably, the Costa Rica Dome and a thermocline bowl to its northwest are due to winds blowing through gaps in the Central American cordillera, which imprint their signatures on the ocean through linear Sverdrup dynamics. Strong annual modulation of the gap winds and the meridional oscillation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generates a Rossby wave, superimposed on the direct forcing, that results in a southwestward-propagating annual thermocline signal accounting for major features of observed thermocline depth variations, including that of the Costa Rica Dome, the Tehuantepec bowl, and the ridge–trough system of the 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 (NECC).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altimetric sea surface height signals suggests that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NECC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Pacific during El Niño events continues all the way to the coast, warming SST (by zonal advection) in a wider meridional band than the equatorially trapped thermocline anomalies, and pumping equatorial water poleward along the coast.The South Equatorial Current originates as a combination of equatorial upwelling, mixing and advection from the NECC, and Peru coastal upwelling, but its sources and their variability remain unresolved. Similarly, while much of 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flows southeast into the Peru Undercurrent and supplies the coastal upwelling,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s lacking. We are still unable to put together the eastern interconnections among the long zonal current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