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7篇
  免费   3064篇
  国内免费   4272篇
测绘学   512篇
大气科学   4767篇
地球物理   2487篇
地质学   6039篇
海洋学   1630篇
天文学   285篇
综合类   1395篇
自然地理   167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877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69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692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白银市秋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逢春 《干旱气象》2001,19(1):14-17
利用白银市 4站 1958~ 1996年的秋季降水资料 ,分析了秋旱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 ,白银地区秋季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减少 ,且变率较大 ;80年代以来转入一个相对少雨时段 ,90年代秋旱加剧 ;存在 3、6、8年周期 ;秋旱年白银地区处于纬向环流弱脊前西北气流控制之中 ,且位势高度高 ,冷空气势力弱 ;秋旱与太平洋海温有较好的遥相关关系 ,厄尔尼诺出现年易发生秋旱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多时间尺度NCEP/NCAR再分析资料、TBB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动力诊断、理论探讨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华南暴雨发生时副热带高压的短期变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南暴雨发生前副热带高压有一西伸一东撤的过程,而华南暴雨发生在副高东撤到接近最东时。利用L9R15谱模式模拟了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对副热带高压西仲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异常热源可能是副热带高压西伸的可能机制。而正的涡度的局地变化可能是副高东撤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计算距平积温的方法 ,对桂林 195 7- 1999年冬季各月的旬平均气温进行统计 ,确定冷、暖冬年的标准 ,找出 7个暖冬年 ,9个冷冬年 ,并对这些年冬季的环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造成桂林冷冬或暖冬的主要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 1999年秋季一次突发性降水过程高空急流的分析 ,发现急流入口区南侧辐散 ,其低层辐合上升 ,当低层有印缅槽活动的时候 ,对流加强 ,印缅槽发展 ;急流入口区北侧辐合 ,其低层辐散下沉 ,有向南的非地转风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数值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南宁市 2 0 0 1年夏季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 ,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为南宁市的大气污染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罗文芳 《高原气象》2001,20(3):340-344
利用 195 8— 1992年的有关资料 ,对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贵州春、夏季不同区域干旱和低温灾害的强弱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贵州春、夏季不同区域干旱和低温灾害的强弱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高原异常多雪年贵州西部 4月春旱偏重 ;东部夏旱偏重 ,春季低温灾害偏轻。反之 ,高原异常少雪年贵州西部春旱和东部夏旱都偏轻 ,春季低温灾害偏重。  相似文献   
997.
The Weakening of the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after the End of 1970's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The transition of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end of 1970's can clearly be detected in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wind velocity, and so on. Wavelet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emporal scale of this change is larger than 20 years. Studies in this work indicate that the trend of the transition over the mid-latitude Asia is opposite to that of global average for some variables at the middle troposphere. Another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African-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is weaker and the trade wind over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is weaker as well after this transition. Such a signal may be found i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as well.  相似文献   
998.
热带环流异常对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大尺度热带环流成因。指出1998年处在热带环流强度偏弱的气候阶段,西太平洋暖池地区对流活动偏弱,南海热带季风持续异常偏弱,副热带夏季风偏强度是造成长江持续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西太平洋热带对流层高低层环流系统的异常分布,为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还探讨了热带环流异常影响换国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它们的关系在1998年夏季降水预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李莉  赵俊英  颜宏  黄丽萍 《气象》2001,27(3):3-7
介绍了一种用于减少有限区气候模式中嵌套误差积累的新方法——三维嵌套方法 ,详细阐述了这种方法提出的原因、必要性和它的理论基础。在有限区气候模式上进行三维嵌套与二维嵌套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嵌套方案可减少嵌套预报误差的积累 ,并且对于降水的预报也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亚洲季风环流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减弱(英文)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全球大气环流自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转变可以很清楚地在大气温度、风场等的变化上得到发现。子波分析的结果证实这次转变的时间尺度在20年以上。本文的研究着重揭示:在对流层中层,亚洲中纬度区域的转变趋势同全球平均的转变趋势相反;更重要的是,在这次转变之后亚洲和非洲的季风环流变弱了,同时热带东太平洋区的贸易风环流也变弱了。而在降水的变化中也可以发现这次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