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9篇
  免费   888篇
  国内免费   787篇
测绘学   909篇
大气科学   804篇
地球物理   1854篇
地质学   2043篇
海洋学   912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578篇
自然地理   268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本文体现了3S技术在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专题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从内业判读,到外业调查,然后进行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分析数据的精度,入库后的相关处理和检查,最后建立新荣区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和汇总,输出各种专题图表,供土地部门进行合理规划和决策。  相似文献   
102.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诸方面研究成果,综述了上游山区成水环境、中游绿洲用水环境和下游荒漠天然绿洲水成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流域上下游表现出阶段性的一致性水环境演变趋势;在小尺度上,则表现水环境演变的时空异质性。驱动机制方面,在空间上,流域上、中、下游水环境演变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驱动作用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流域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3.
徐秋晓  于明洋  崔健 《测绘科学》2008,33(2):113-116
本文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出发,探讨了遥感信息的知识发现及特征提取问题,特别针对士地利用研究领域,提出了纳入GIS信息的遥感影像综合理解模型,将GIS数据(主要包括高程和坡度)与遥感影像结合起来,从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遥感影像的专题信息提取,建立了地学规律知识库,从而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本文基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提取变化信息,动态地监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4.
Canopy water content (CWC) is important for mapping and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Spectr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water absorption features at 970 nm and 1200 nm offers possibilities for deriving information on CWC.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 the use of derivative spectra, spectral indices and continuum removal techniques for these regions.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representing a range of canopies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combined PROSPECT + SAILH model. Best results in estimating CWC were obtained by using spectral derivatives at the slopes of the 970 nm and 1200 nm water absorption features. Real data from two different test sites were analysed. Spectral information at both test sites was obtained with an ASD FieldSpec spectrometer, whereas at the second site HyMap airborne imaging spectrometer data were also acquired.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for the derivative spectra.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ur absorption bands the derivative of the reflectance on the right slope of the canopy water absorption feature at 970 nm can best be used for estimating CWC.  相似文献   
105.
运用RS和GIS技术,以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区遥感影像图的制作和水系格局详细解译为基础,结合冈底斯地区线性构造解译,分析了冈底斯地区水系的展布特征和活动构造对水系的控制作用,认为冈底斯地块在新近纪以来随青藏高原整体隆升的同时,区内断隆带和断陷带的隆升速率和强度又有显著差异; 伴随强烈的隆升过程,在地体内发育大量不同性质的近NS向断裂构造,冈底斯地区水系的分布和形态明显受该区新构造运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6.
海底泉在滨海地下水排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给出了含有一个海底泉的在海底延伸的越流承压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水头在海潮作用下波动的近似解析解。该含水层顶底板隔水且向海底延伸有限距离。假设含水层的海底露头被一层隔水层覆盖,海底泉由一个渗透性很好的完全穿透海底含水层硕板的圆柱体渗漏天窗(海底泉孔)来表示。近似解析解中包含了6个参数:承压含水层的海潮传播参数,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表示泉的圆柱体的等效半径,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承压含水层的海潮载荷效率和弱透水层的越流。分析表明,如果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且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时,解析解的近似误差可以忽略。然后本文讨论了解析解的两个基本性质,分析了海底泉对海底地下水水头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研究减少蒸腾蒸发(ET),来达到“真实”节水,以馆陶县为例,通过计算馆陶县ET值,利用ET技术进行水权分配。为以后馆陶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数据,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充分利用生产坑道排水资料预测矿坑涌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产坑道排水资料,选择比拟法、曲线方程法,对黄家山矿区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取得较好效果,对相邻类似矿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在西安市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和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籍信息数据库、地价数据库,采用GPS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技术研究。该技术结合了近年来西安市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功能,而且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结合地籍数据库资料,算了西安市土地利用的潜力,为西安市城市土地挖潜指出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0.
红层泥岩水岩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是红色陆相沉积为主的碎屑沉积岩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该类岩层多为软岩与硬岩相间,呈互层状产出,层间结合力弱。受区域构造影响,岩层扭曲褶皱强烈,多中高倾角,结构面发育,有泥化现象。红层中的泥岩具有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塑变,抗风化能力弱,易崩解等特性。特别是遇水后岩体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并且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工程特性。水岩作用对边坡的影响主要有,结构面遇水泥化导致楔形体失稳,泥岩塑性变形引起边坡蠕变,同时红层还具有很强的崩解性,边坡开挖后发生崩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