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59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分析1999年11月14日入冬以来辽宁第 1次大风雪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云团活动和物理量场的特征 ,揭示发生发展机制 ,为暴风雪天气提供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德阳春季(3-4月)发生寒潮的环流形势特点入手,应用ECMWF、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环流形势及冷空气的变化和建立气温预报回归方法,从而作出德阳春季寒潮的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83.
寒潮暴风雪天气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查了1960-1997年3-5月历史实况天气图资料,计算了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动能、变压、潜热能等动力和热力物理量,着重分析了它们在寒潮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4.
本文将T106物理量产品和12小时降雨量产品进行插值处理和时效组合,对在降雨分县预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预报业务中运用T106产品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5.
杨忠明 《贵州气象》2001,25(2):17-19
利用欧洲中心形势场预报和T106物理量预报,对2000年8月2-3日(主要是1日夜间和2日夜间)发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上述数值预报产品在强降水预报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点是某些物理量预报场对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86.
对2000-05-11河南省出现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的影响系统、稳定度参数、高空风切变、3θ曲线、云中负温区、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下滑槽及西路冷空气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高温、高湿及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为强对流提供了层结条件;高空风的垂直切变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加强和维持.强对流天气在速度场上表现为中尺度辐合线、风向风速辐合区、风速辐合区、大风区等中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距离平均法,用中国气象局的Micaps环境下网格点上的物理量,求得成都双流机场所在纬度的东西向的垂直剖面图,用它对2001年7月15日的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散度场、涡度场、垂直速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的垂直剖面图对雷暴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作者建议在Micaps环境下,增加本地的垂直剖面图的物理量分析图.  相似文献   
88.
2000年2月18日嘉兴市出现罕见全市性暴雨,这场暴雨是700hPa、850hPa低涡东移,暖切加强,诱发地面江淮气旋发展入海而产生的.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有较强负散度区,正涡度区,两者相配合产生上升运动,水汽辐合加强,总温度梯度最大处层结不稳定为暴雨产生提供了3个必要条件.(D500-D850)相对散度的正值则有暴雨,负值则无暴雨.这对今后预报暴雨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采用耗能减震技术,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定的应用谱法,利用CTAB程序对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和设计验算,首先对未加耗能减震装置的空框架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位移和强度验算以及大震下的位移验算,其次,介绍了本工程选用的T字芯板摩擦耗能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耗能器进行了足尺性试验,第三,根据工程结构的环境特点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了耗能减震方案,最后,对耗能减震结构进行了抗震验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附加耗能器后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