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天气观测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99-2009年发生的24例气旋导致的山东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参照教科书分类标准将气旋分为黄河气旋型、黄淮气旋型与江淮气旋型,在丰富前人气候统计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概念模型。针对每类气旋重点分析气旋发展的动力机制、水汽特征,确定暴雨落区与各物理量场的配置关系。结论如下:(1)黄河气旋型暴雨落区在气旋移动方向的左前方,暖锋附近,天气尺度强迫有利于暴雨产生,水汽来源于西南气流输送或气旋本身。(2)黄淮气旋型暴雨落区在气旋移动方向的左前方,属暖区降水,高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诱发深对流,促使暴雨产生。(3)江淮气旋型暴雨落区在气旋中心北侧,属冷区降水,其环流形势经向度较大,诱使低层低涡切变线北移,为系统性暴雨的产生提供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4)三类气旋暴雨过程中,对流层高层多为辐散场或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层多有低涡配合;当有低空偏南风急流出现时,降水量大,反之,则小;暴雨中心均与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高比湿区及高能舌区三者相叠置的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2.
根据影响天气系统不同,利用2007年9月-2008年2月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12h累积降水预报和东北地区常规站降水实况资料,采用天气学检验方法,从降水中心强度、中心位置、降水主体强度、落区、范围和移速6个方面对东北区域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对东北地区秋、冬季降水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因天气系统和预报时效不同其预报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对高空槽预报效果最好;一般情况下,在预报出现偏差时中心和主体强度易偏强,雨带范围易偏大,移速易偏慢。  相似文献   
73.
石家庄市空气污染预警天气背景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三级预警标准,系统分析了造成石家庄高浓度污染的天气背景、气象要素特征,建立了高浓度污染的天气模型和预警判别指标;并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集成预报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取预警指标,建立了经验指标法定性判别与定量预报相结合的空气污染预警系统。经业务应用表明:系统可以提高高浓度污染的预报准确率,是开展空气污染预警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河南省区域暴雨的客观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层聚类分析入手,利用微机对1980~1995 年河南省213 场区域暴雨过程的500 hPa 高度场进行客观分型,得出了4 类天气形势及其与暴雨落区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5.
利用1980—2017年逐日雾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累积频率等方法分析了衢州市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雾预报方法。结果表明:①衢州市雾的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山区明显多于平原的特征;雾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83.2%的雾出现在23时—次日09时,峰值在06时;②容易导致衢州出现区域性雾的地面天气类型有4类:冷锋前暖区型、大陆高压型、入海高压后部型和低槽型;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有3种:低槽型、高压脊型和纬向气流型;③雾发生前一天对流层低层小风、高湿并伴有逆温,其中低槽型雾逆温层接地,其他3种类型逆温层抬离地面;④用累积频率法定量给出了雾出现的相对湿度、风速、逆温的阈值与消空指标。⑤经过两年使用,该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达71.2%,具有较强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76.
根据2005-2009年石家庄市空气污染指数实况资料,分析了近5 a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空气质量以Ⅱ级良为主,轻度污染以上日数占样本总数的19.1%,属于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最好,秋、春季次之,冬季最差。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相...  相似文献   
77.
江西暴雨期间T639模式的短期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010年江西汛期(4-6月)11次暴雨天气过程,对T639模式的短期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639模式能准确反映亚洲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的演变趋势和调整,对蕈大天气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模式对副高脊线位置预报误差较小.对副高强度和西脊点位置的预报随着季节转变存在系统性误差,4-5月预报的副高强度较实况明显偏...  相似文献   
78.
利用2011年2~3月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雷达站观测得到的12次雾过程中雾滴谱、能见度、边界层风温场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对沿岸海雾发生时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分析了雾发生时的气象条件、边界层特点、微物理特征等,并对典型个例进行讨论。总结发现:海雾易出现在低压前部、高压后部和冷锋前部等天气形势下;雾过程中,地面以偏东风为主,高空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雾滴数浓度(N)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70~372 cm-3,液态水含量(LWC)为0.018~0.170 g m-3,平均半径为1.71~3.28 μm。选取了一个典型个例来研究典型天气形势下海雾宏微观特征,该过程发展初期以核化凝结为主,在水汽不充足时,大量的雾滴凝结核争食水汽,使得N增加而平均半径几乎不变。根据自动转化阈值T可以看出,成熟时期碰并效率增加,大滴端数密度增加,滴谱拓宽。结合边界层气象要素演变分析发现,在夜间急流显著时,不利于雾滴生长,LWC较低;而高空风速较小,逆虚温较强可能是消散阶段平均半径出现跃增的原因。雾滴谱呈双峰分布,且瞬时谱符合Gamma分布;液态水含量与消光系数、有效半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7。  相似文献   
79.
The effect of the high frequency (synoptic) variability of wind and heat fluxes upon the surface ocean off south-central Chile (west coast of South America)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regional ocean model. We focus our analysis in austral summer, when the regional wind experiences significant day-to-day variability superimposed on a mean, upwelling favorable flow. To evaluate the nature and magnitude of these effects, we performed three identical simulations except for the surface forcing: the climatological run, with long-term monthly mean wind-stresses and heat fluxes; the wind-synoptic run, with daily wind stresses and climatological heat fluxes; and the full-synoptic run, with daily wind-stresses and daily fluxes. The mean currents and surface geostrophic EKE fields show no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agree well with those observed in this ocean area. Nevertheless, substantially more ageostrophic EKE is found in the simulations which include synoptic variability of wind-stresses, impacting the total surface EKE and diffusivities, particularly south of Punta Lavapie (37° S), where the lack of major currents implies low levels of geostrophic EKE. Summer mean SSTs are similar in all simulations and agree with observations, but SST variability along the coast is larger in the runs including wind-stress synoptic variability, suggesting a rather linear response of the ocean to cycles of southerly wind strengthening and relaxation. We found that coastal SST variability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the first tenths of kilometers from the shore when including daily heat fluxes, highlighting the prominent role of wind-driven upwelling cycles. In contrast, in the offshore region situated beyond the 50 km coastal strip, it is necessary to include synoptic variability in the heat fluxes to account for a realistic SST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80.
我国东南部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气候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1980年地面测站网的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分析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地形对降水量分布存在着气候影响。其影响表现在浙闽山区的东西两侧山坡各有一条多雨带,南岭南北两侧山坡附近各有一个多雨区。从这些多雨带和多雨区出现的季节清楚地呈出出地形的向风坡在多雨带和多雨区形成中的作用。指出这些多雨带和多雨区是由地形对降水天气系统影响产生的向风坡多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