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面观测资料报文传输方式调整之后,值班观测员应注意小时内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情况,在正点后通过《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对数据进行检查,当发现自动气象站错误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疑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对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几例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典型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帮助地面测报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正点地面观测疑误数据进行快速的判断和维护,做好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数据文件内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52.
1961-2010年黑龙江省太阳能资源特征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10年黑龙江省5个辐射站和32个地面基准站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太阳能资源丰富度及资源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资源评估。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均太阳总辐射显著减少,1月和12月减少最明显,20世纪70年代太阳辐射最强,80年代最弱;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呈西丰(多)东贫(少)的趋势。全省太阳能资源的稳定性较高,其中松嫩平原西部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稳定性最高,适合集中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  相似文献   
53.
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61-2009年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东北地区日照时数月、季、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还对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5月日照时数最高,12月日照时数最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40.5 h;除秋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均显著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存在明显的突变,日照时数开始减少。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大致呈西高东低的经向分布;除黑龙江北部地区外,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吉林北部地区减少最为明显。东北地区日照时数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0;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7;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2。前三者均通过了99.9 %的信度检验,相对湿度通过了99.5 %的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54.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站及周边9个气象站近60a逐月、年日照时数、气温、云量、降水、相对湿度资料以及1951~2013年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格尔木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0a来格尔木日照时数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变化较平稳,夏、秋、冬三季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月日照时数5月最多、2月最少。年代际变化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较为平稳,70年代突然下降,80年代又有所增加,90年代比80年代略有减少。到了本世纪头十年,平均日照时数急剧减少。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5年和7年短周期,日照时数在2006年出现突变。从研究结果来看,自然因子大气环流、气温、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等因素是格尔木及周边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工增雨为主的人类活动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对格尔木及周边地区日照时数也可能是影响因子,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5.
针对导航实验室内部子午线基准的测量,提出利用电子经纬仪和授时GPS组合使用,构成一套自主式测量系统。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测量精度为1.9″,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6.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过程中,对镇川台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改进的情况,讨论了在地震观测系统中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合理设计太阳能电池的容量,合理设置控制器的浮充电流,可使太阳能电源系统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7.
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无锡站1961—200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云量及低云量资料,对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年变化及多年变化特征,分析了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为99.72h/10d,其中又以夏、秋季减少最快;日照时数年内变化为夏秋季大、冬春季小;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呈负相关;年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58.
北京石花洞氡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吕金波 《城市地质》1997,9(2):29-32
通过对石花洞为各层氡浓度的测定,发现石花洞的氡浓度比广西岩溶洞穴的氡浓度要高,只是 与其周围的银狐洞、云水洞和国外洞穴相比要低。并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的规定,制定了石花洞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上限。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currence time of earthquakes with respect to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lunar and solar local hour angles at the time of commencement of moderate and strong aftershocks indicates that the time of commencement of moderate and strong aftershocks is modulated by the positions of the sun and moon and then the earthquake-restrained time zones exists also.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of earthquake-restrained time zones between the preshock sequences and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are compared,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is analyzed preliminarily. And the possible maximum scope of accuracy in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time of an earthquake is determined as well. 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the Eight Five Year Target of the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China.  相似文献   
60.
利用1961-2006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近46年来乌鲁木齐市及同一气候区的周边邻近城市和郊区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年日照时数是趋于减少,且减少的倾向率与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呈正相关.大城市乌鲁木齐和中等城市昌吉、米泉的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分别以4.1%/10 a、2.2%/10 a和2.0%/10 a的趋势递减,米泉的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1998年以后呈现为剧减的趋势;而小城镇达坂城的年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则以0.8%/10 a趋势递增.城市中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的季节为污染排放量大、逆温层厚而强的冬季,其中又以1月份日照百分率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达坂城四个季节的日照百分率均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其中春季和夏季增加趋势最明显,增加速率分别为1.64%/10 a和0.63%/10 a.在乌鲁木齐及昌吉两城市,除气候变化和天气因素外,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