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8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01.
我国近30年龙卷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郑峰  谢海华 《气象科技》2010,38(3):295-299
从3方面总结了龙卷风研究成果:①研究概况,最初的龙卷风灾后调查到开展天气气候特征分析至近年来开展龙卷风本体结构、产生机制的探讨,获得了丰硕成果;②研究方法提高,从事实调查到利用统计方法,从利用台站常规观测资料到运用卫星、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仪等非常规资料开展分析,近年数值模式WRF、ARPS等也被用来研究龙卷风,研究的方法手段不断得到改进;③龙卷风研究、预报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的龙卷过程之个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继业  姚祖庆 《气象》2001,27(7):27-29
将卫星云图与物理量场相结合,对9909号热带风暴(WENDY)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引发上海东南部地区龙卷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使WENDY倒槽得以维持和发展,并对WENDY残存低压长时间存在并北上起重要作用,当WENDY低压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接、叠加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良好环境使WENDY环流内的对流云团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尺度干涌的涌入促使强对流云团群合并发展,并加剧对流辐合体内水平风切变,最终导致龙卷产生。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测、分析和研究尺度小、生命史短、致灾重的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三维精细化垂直结构及演变规律,江苏正在龙卷易发区苏北平原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的双偏振雷达网。本文为支撑苏北龙卷雷达网建设,从龙卷雷达组网的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苏北龙卷雷达组网策略。研究表明:(1)苏北龙卷雷达网拟采用大天线、全固态、高性能技术指标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组网,采用不同的观测模式,可获得空间一致性好、时空分辨率高且丰富的探测数据,满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快速、精细化探测要求。此外,采用较高的脉冲重复频率等扩展测速范围,解决X波段雷达速度模糊问题。(2)经理论计算与比较,苏北龙卷雷达网可采用正三角形组网拓扑结构,取累计空间密度值90%,雷达间距为60km时,波束直径b_s特征值为282.0m,最低波束高度b_h特征值为52.6m,探测灵敏度Z_(min)特征值为2.7dB;X波段雷达组网与S波段业务雷达相比,在60km探测距离处,其波束直径减小了约2倍,0°仰角盲区高度降低了约1.5倍,探测灵敏度降低了2.4dB。即在方位分辨率、探测盲区、弱回波探测能力、数据空间一致性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可提供更多低于1km、甚至百米的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资料,便于捕捉龙卷等强对流天气。(3)苏北龙卷雷达网在盐都、阜宁、大丰、宝应、兴化(龙卷易发区),各布设一部固定式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考虑在苏北平原雷达选址的各种因素,最终雷达网基本单元拟采用近似正三角形(N=3,L=45~65km)的拓扑结构。5部高时空分辨率的龙卷探测雷达组成3个近似正三角形的单元,镶嵌在S波段雷达业务网内(盐城、淮安、泰州雷达中间)。后续可进一步增加雷达数量及拓宽观测区域,例如在高邮等龙卷易发地区,可增补X波段天气雷达或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相似文献   
104.
对流能量计算及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大气湿绝热过程及其处理方法,对大气对流能量参数的计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个例,利用可逆饱和绝热过程,对包含液态水重力拖曳作用的修正对流有效位能(MCAPE)和修正下沉对流有效位能(MDCAPE)进行了定量计算。文章结合数值模式输出探空分析,预报不稳定和对流能量的区域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多指标叠套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方法,用MM5 及国家气象中心T106模式输出及诊断产品预报强对流天气落区,并检验强对流落区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廖玉芳  潘志祥  郭庆 《气象科学》2006,26(5):564-571
本文对发生在常德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区内的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在雷达回波强度场及速度场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既用实例证实了美国强对流天气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上的表现特征同样适用于中国,又对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当地的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并根据雷达实时体扫资料对强对流天气进行语音、文字自动报警以及对风暴移向、移速进行预报作了实用性的探讨。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应用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的我国,该方法为制作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了较系统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06.
2004年4月23日江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及部分物理量、对流参数等方面,对江西2004年4月23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南支槽、地面辐合线、850 hPa西南急流和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风垂直切变和不稳定是这次强对流发生的重要条件;对流云团发生在逗点云系的凹边界;强对流落区与500hPa干舌、中尺度辐合线、当天14时≥40℃的地面总温度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卫星资料的非线性反演同化与一次强降水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红外资料,通过优选BP人工神经网络和最优拟合回归这两种非线性方法,建立了反演宁夏大气相对湿度场的数学模型。反演湿度场经过变分同化与质量控制后,代入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一次突发性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资料后,数值预报模式对这次突发强降水过程的预报能力明显提高,模式输出产品具有预报指示意义,spin-up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1996年7月25日到27日甘肃省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系统诊断、中尺度动力扰动以及云图特征分析,指出:700hPa中尺度低涡切变、锋面云带与对流云团合并是形成暴雨的重要机制,暴雨发生在云顶亮温梯度最大区的下风方冷云中心附近,中尺度扰动气旋随高度的前倾引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回顾分析14例SARS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显示SARS的X线和CT表现主要是单侧或双侧肺野的磨玻璃洋改变以及实变影,住院患者中这些异常影像学表现变化比较快。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强对流天气过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3月20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连续监测的情况,并对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过程和体会加以总结,以便为以后使用该雷达探测灾害性天气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