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渐近巨星分支恒星 (AGB星 )是一种晚期演化恒星 ,它是恒星作为以核反应释能为发光能源的天体的最后演化阶段。AGB星阶段的恒星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 ,如很大的质量损失率 (因此形成很厚的拱星尘埃气体包层 ) ,光变 ,热脉动 (或He闪耀 ) ,强的红外超量发射 ,分子脉泽发射等 ,弄清AGB星的演化规律是研究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任务。目前人们所知道的AGB星的演化图景是 ,恒星经过漫长的主序演化之后 ,将经过红巨星 (RGB)阶段 ,然后才进入AGB阶段 ,在其演化过程中AGB星的光度和质量损失率要逐渐增大 ,它的光变周期也逐渐变长 ,在其中心星经历了一系列的由He核反应不稳定性引起的热脉动之后 ,它的质量损失很快停止 ,恒星开始向行星状星云 (PN)演化 ,最后行星状星云将会变成一个白矮星 ,这将是许多初始质量不很大的恒星的最终结局。OH/IR星阶段是AGB星演化的一个阶段 ,OH/IR星是那些质量稍大的恒星在AGB阶段后期演化而成的天体。现阶段人们对OH/IR星的具体演化过程还知道得很少。我们利用了球对称包层中的尘埃辐射转移模型来研究OH/IR星的演化性质 ,并且收集了尽量多的具有可靠距离的OH/IR星来研究他们的光度和质量损失率的演化性质。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 ,我们主要讨论了OH/IR星在远红外双色图中的分布规律 ,还发现  相似文献   
102.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浓度(0.005、0.01、0.025、0.05和0.1 mg/L)菲暴露96 h后,对斜生栅藻的生长、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g/L菲开始对藻细胞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此浓度下电子自旋共振检测到的自由基信号(g=2.0033,幅宽10.15 mT)显著增强;在浓度设置范围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被显著诱导,显示出抗氧化系统的应激机制.谷胱甘肽和MDA含量均在0.025 mg/L时被显著诱导.这说明斜生栅藻对菲暴露比较敏感,0.01 mg/L即已显示胁迫效应,自由基的诱导是斜生栅藻产生损伤的重要原因,藻细胞的生长量是比较敏感的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103.
Phosphorus (P) is an essential nutrient utilized by all organisms for energy transport and growth. Both the conventional molybdenum-blue method and the magnesium-induced coprecipitation (MAGIC) procedures were appli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and 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 (TDP) in more than 840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between 2003 and 2005, including seawater (the Huanghai Sea,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ater from rivers and estuaries (the Changjiang, the Huanghe, and the major rivers emptying into the Jiaozhou Bay), groundwater (in the drainage basin surrounding the Jiaozhou Bay), rain- water, and aquaculture water samples. The MAGIC method allows the investigation of phosphorus distributions and cycling for systems in which DIP is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with both methods were signiˉcantly correlated. The di?erences of DIP and TDP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with the two methods were high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P and TDP were lower, implying the lower reproducibility at low concentrations. The concentration di?erenc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DOP in TDP,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iscrepancy of DIP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with the two methods increases when the DOP concentration is high. The discrepancie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P compounds di?ers depending on sample sources and water type; it would be useful to infer the presence of di?erent phosphorus compound pools from di?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presence of a pool of alkaline-labile compounds for samples from rainwater and rivers and estuaries surrounding the Jiaozhou Bay; the potential presence of acid-labile compounds that were adsorbed by Mg(OH)2 for samples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Huanghai Sea, East China Sea, and groundwater; the po- tential presence of a substantial pool of acid-labile compounds that were not adsorbed by Mg(OH)2 for samples from the Huanghe Estuary, aquaculture water, the East China Sea algal bloom water, and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04.
海水中超低含量活性磷酸盐的Mg(OH)2共沉淀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赖民  李犇 《海洋学报》2008,30(3):148-152
活性磷(正磷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1-8],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直接影响全球的初级生产力水平.磷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还可能限制固氮作用,成为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1,3,6].海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也是海洋污染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4,9].农业和工业废水中磷的过度排放导致河口和近岸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浮游植物异常繁殖,造成“赤潮”现象[4].因此,海水中磷的准确测定对深入理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4-6,9].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是海水中活性磷的经典测定方法,检测限为324 nmo1/dm3[5],但在一些寡营养盐海域,例如在南海、地中海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西部区域OH16 12MHz脉泽首次进行观测 ,观测结果表明 ,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单峰结构。结合模型对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薄盘模型 ,得到相应于ON2西部区域的OH16 12MHz脉泽单峰脉泽斑的位置在r =112 .5AU ,Y =7.6AU ,其Keplerian运动速度为Ur=10 .6km s ,Vt =- 9.4km s .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作者用澳大利亚Parkes 64m射电望远镜观测了OH17.7-2.0的拱星OH脉泽辐射,在观测中共测得了三个峰,其中一个峰是我们新发现的弱源,两个峰是过去发强源,用二维Gaussian拟合我们发现强源位置与一个IRAS点源位置相一致,弱源位置在这个IRAS点源位置的西南方,强源的两个峰的速度位置和峰值流量密度都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8.
109.
原油饱和烃与硫酸钙和元素硫的程序升温模拟实验中,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有机气态烃(C1~C5)和无机气体H2,H2S,CO2等组分的产率变化及其演化特征,剖析了模拟实验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机制.硫酸钙-饱和烃系列中,HES的生成量很少,属反应程度较低的TSR反应,整个体系以烃类自身热裂解为主.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元素硫受热生成硫自由基而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速了烃类烷基基团C—H键的裂解,C—H键的裂解碳造成了CO2产率的提高,C—H键的裂解氢生成H2的同时,与硫自由基结合生成大量的H2S,整个体系属硫自由基的催化反应.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硫在低温阶段对C6+烃类裂解的促进作用和高温阶段对气态烃的消耗作用,造成元素硫和硫酸钙两个系列烃类气体产率曲线出现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110.
重力波诱导OH气辉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隐欧拉格式和全球热层-电离层-中间层-电动力学环流耦合模式(TIME GCM) ,本文分析了非线性重力波在向上传播过程中对OH气辉廓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较小垂直 尺度重力波经过OH气辉发射层时,对其峰值分布有明显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双峰现象,说明 非线性重力波传播是引起气辉双峰分布的一个直接原因;重力波在中层顶区域的破碎 在OH气辉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不仅可以解释一些实际的观测,同时也对利用OH气辉 观测分析重力波传播特性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