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篇
  免费   1164篇
  国内免费   1668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3583篇
地球物理   1117篇
地质学   849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125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M5非静力稳定中尺度气象模式中引进了建立在δ-4流近似和相关-k分布基础上的对云水、雨水、冰晶和霰的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的辐射传输方案。新建立的辐射传输方案和MM5中原有的辐射传输方案在华南暴雨中的模拟结果相互比较,并与天气实况的对比表明:辐射在中尺度暴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辐射传输方案对云辐射特性描述的准确程度对于地面降水影响是明显的;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对地面降水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在白天比在夜间明显;辐射传输过程对地面降水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中心上,而对降水的地理分布改变很小;相对而言,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之间对短波描述的差异对地面降水的影响明显,而对长波描述差异的影响不大;新辐射传输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MM5对中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2.
一次“高影响天气”的弱降雪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1年12月7日下午北京的一次弱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诊断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由于受500 hPa小槽东移及850 hPa东移小高压后部带来的来自东海和南海的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降雪。数值模拟结果显示:MM5模式对这次降雪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不仅模拟出了北京地区的降雪量,而且对这次过程大尺度背景场的演变、触发机制和水汽源有很好的表述。利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对这次弱降雪过程引起交通大阻塞的可能因素进行了探讨,说明建立城市预警系统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3.
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气热力学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阐述了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增暖等非传统大气热力学问题; 基于大气非平衡态热力学的非线性理论, 提出应发展突显热力学作用的数值模式, 并阐述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4.
人造热带气旋垂直结构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龑  陆维松 《气象科学》2005,25(5):459-464
在人造热带气旋中引入了倾斜垂直结构,并将其用于西折后9806号热带气旋登陆路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优于应用正压结构的人造热带气旋方案的模拟结果要准确。因此,此类热带气旋的预报中,其初始涡旋可采用倾斜垂直结构,从而提出改进热带气旋初始涡旋的一种新思路。若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推广,则具有广阔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郑昌玲  王春乙 《气象学报》2005,63(2):192-203
针对CO2和O3浓度变化对冬小麦影响,改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碳氮生物化学模型(DNDC),并利用模型模拟了O3和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检验了模型的模拟效果.通过对原DNDC模型适用性的调整,使之适用于固城站,为进一步改进作物模型打下了可靠的基础.通过试验资料验证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O3和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模型对温度变化反映灵敏;在CO2浓度倍增情况下,O3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复合影响分析看出,一定浓度范围内,CO2可缓解O3对作物影响的负效应,O3对CO2带来的正效应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东亚南亚夏季降水对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洪蕾  张铭 《气象科学》2005,25(4):331-337
利用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对东亚和南亚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4月该海温呈正异常时,中南半岛和我国东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少;而该海温呈负异常时,则我国华中和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多;对以上海温异常最敏感处为中南半岛和孟加拉湾附近地区,其中前者降水与该海温异常呈正相关,后者则呈负相关;该海温异常还会在中高纬地区激发出强迫波列。  相似文献   
87.
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数值模拟研究Ⅱ: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4,他引:26  
利用“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的数值模拟结果 ,讨论了Winnie(1997)台风在登陆后变性阶段和重新加强阶段的环流、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以及演变过程。在结构上 ,变性阶段主要完成了从基本对称的垂直分布到斜压非对称分布的转换。在变性阶段的初期 ,热力和动力以及环流结构上都还留有一些热带气旋的影子 ,但是在强度和空间分布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也反映了台风登陆后由于下垫面的变化 ,使来自海面的暖湿水汽输送呈明显的不对称分布 ,导致热力结构上的不对称分布。到变性阶段的后期 ,无论从环流结构还是动力结构上 ,都形成了和冷暖锋相对应的倾斜分布特征 ,并且和冷空气对应的锋区在低层侵入到气旋中心 ,使热带气旋经过变性阶段最终演变为锋面气旋。在重新发展阶段 ,通过与西风带低槽的结合 ,变性后的气旋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一次来自附近洋面的高暖湿能量的输送 ,也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使变性后的气旋进一步加强为成熟的温带气旋。  相似文献   
88.
笛卡儿坐标系的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周海光  张沛源 《气象学报》2002,60(5):585-593
文中研究了笛卡尔坐标系下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 ,提出了包括雷达原始资料的预处理 ,空间插值以及可靠性检验的新方法 ,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使用模拟的双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进行了反演试验 ,结果表明 :本文的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风场的三维结构 ,可以用于真实风场的反演。  相似文献   
89.
新疆雷暴天气过程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39a雷暴天气资料的普查,得到367次雷暴天气过程,归结出4种天气形势,雷暴天气由冷锋和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90.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9,自引:23,他引:19  
运用双向嵌套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1998年7月上旬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这次暴雨过程,对这次暴雨过程相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也作出了较成功的模拟;大尺度及积云对流尺度的凝结潜热在降水过程中是一个主要因子,潜热释放将加热中高层大气,促使高层大气辐散,低层辐合,垂直运动加强,导致较大的降水;初始时刻不同地区低层大气水汽含量的多寡直接对本次暴雨产生影响,并为这次暴雨提供了水汽源;地面水汽和感热的垂直输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补充了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