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464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7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The mid-Holocene (ca. 8000-4000 cal yr BP) was a time of marked aridity throughout much of Minnesota, and the changes due to mid-Holocene aridity are seen as an analog for future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 the transition into (ca. 9000-7000 yr ago) and out of (ca. 5000-2500 yr ago) the mid-Holocene (MH) period at Kimble Pond and Sharkey Lake, located along the prairie forest ecotone in south-central Minnesota, using high resolution (∼ 5-36 yr) sampling of pollen, charcoal, sediment magnetic and loss-on-ignition properties. Changes in vegetation were asymmetrical with increasing aridity being marked by a pronounced shift from woodland/forest-dominated landscape to a more open mix of grassland and woodland/savanna. In contrast, at the end of the MH, grassland remaine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andscape despite increasing effective moisture, and high charcoal influxes (median 2.7-4.0 vs. 0.6-1.7 mm2 cm− 2 yr− 1 at start of MH) suggest the role of fire in limiting woodland expansion. Asymmetric vegetation responses, variation among and within proxies, and the near-absence of fire today suggest caution in using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mid-Holocene aridity at the prairie forest boundary as an analog for future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32.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养分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在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林草复合模式的林与草之间的营养元素关系,通过对不同林草养分的研究得出林木、草、土壤之间的养分动态关系,对矿质养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为合理搭配林草提供重要依据,为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模式。模式Ⅰ在退耕还林初期,土壤养分供给氮素虽未亏缺,但从三者问的消长关系看出:氮磷素供应并不富足,特别是水解性氮。土壤交换性钙供应不足,引起杉木与黑麦草对钙质竞争。而土壤全钙含量很高,钙质向交换性钙转化的速度缓慢。模式Ⅱ与模式Ⅰ得到相似结果,所以在这两种模式中应加强人为管理,在退耕初期应适当增施氮磷钙肥,辅以土壤结构改良,加速土壤养分向植物可利用态转化。模式Ⅲ牛鞭草的生物量极高,磷、钙索相对缺乏。由于牛鞭草被不断的采割用于牲畜的饲料,对该模式中必须进行一定养分的输入,以保持杂交竹与牛鞭草这一林草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33.
基于GIS的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选择永安元沙国有林业采育场的部分林班为示范,建立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以ARC/INFO为开发平台,以山地林道网理论为指导,应用G IS技术、DBMS技术与数学规划集成技术,使用AM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林道网配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4.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于森林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概括介绍了芬兰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芬兰这样一个以森林起家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以伊春为例提出了森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可资借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林低效化问题已较严重。研究了其土壤方面的成因。通过对土壤构造、土壤肥力特性、土壤结构性评价等研究,指出该区人工林地的土壤构造发育不正常,土壤腐殖质胶体积累量低。土壤结构质量差等林地土壤退化是土壤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认为有必要在基于碳汇的土地利用和当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种更加明确的联系.依托一个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以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为例,阐述了一种将森林碳汇、森林资源管理以及如何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的综合评估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能帮助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实施这种综合评估的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LUDST) .  相似文献   
37.
认为有必要在基于碳汇的土地利用和当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种更加明确的联系.依托一个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以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为例,阐述了一种将森林碳汇、森林资源管理以及如何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的综合评估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能帮助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实施这种综合评估的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LUDST).  相似文献   
38.
Gavin Hilson  Frank Nyame 《Area》2006,38(2):175-18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bate surrounding a recent decision made by the Ghanaian government to permit gold exploration – and potentially, mining – in 'protected' forest reserves. In 2001, four mining companies were awarded mineral exploration concessions in forested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have since put forward applications to mine for gold. Notwithstanding the sharp divide in opinion on the issue, the continued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activities makes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ground imperative in the short term. Work aiming to elicit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on the projects, as well as research that facilitates dialogue between and/or among stakeholder parties, should be prioritized.  相似文献   
39.
山西运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气象及森林火灾资料,分析了林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火条件及森林含水率的关系,计算了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指标,建立了以预报方程,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古炭屑与古森林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火普遍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它对自然植被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森林火培育出不同类型的植被:频繁的森林火导致草甸的形成,而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森林火的缺乏。古炭屑作为古森林火的遗迹,具有分布广泛、细胞结构保存完好以及原地埋藏等特点,为研究古森林火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古炭屑的出现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植被类型和地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干旱、少雨的气候常常伴随高频率森林火的发生,表现出古炭屑的数量增多;易燃物种组成的植被易发生森林火,古炭屑的出现也会增多,而耐火树种会降低森林火的强度,古炭屑则出现少。因此,从古炭屑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探讨古森林火的发生规律,进而推断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地理状况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