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353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683篇
地质学   1092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郭建斌  蔡敏 《甘肃地质》2015,24(4):80-83
本文选用HAC—H_2O_2和HCl—NaHCO_3作为选择性溶剂,对敦煌某地铁矿中磁性铁的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研究,将磁性铁物相从传统1项细化为3项,测定了磁性铁相态中磁黄铁矿、假象赤铁矿、磁铁中铁的含量。使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7272对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或参考值吻合良好(RE为0.28%~4.75%,RSD为0.13%~5.59%)。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92.
动态匹配追踪算法将信号的瞬时特征作为先验信息引入到信号分解中,缩小了时频原子库的搜索范围,提高了匹配追踪效率。但在利用瞬时相位获取瞬时频率信息时会得到无物理意义的负频率,不能直接应用于匹配追踪,已有文献并没有给出瞬时频率存在负异常时的解决方案。基于此,笔者通过研究主值相位与解缠相位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利用连续相位求取瞬时频率,并推导了连续相位的求取公式;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了反映三种不同相位数值变化的趋势图;最后通过对比三种相位求取的瞬时频率,证明由连续相位求取的瞬时频率不存在负异常,可直接应用于匹配追踪算法。  相似文献   
993.
以北江飞来峡水库上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网格分辨率为0.25°×0.25°的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应用CMIP5多模式输出的降尺度结果与VIC模型耦合,对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时期(2020-2050年)飞来峡水库的入库洪水进行预估,并根据IPCC第5次评估报告处理和表达不确定性的方法来描述预估结论的可信度。结果表明,2020-2050年飞来峡水库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年最大7日、15日洪量在RCP2.6情景下"大约可能"呈增加趋势,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较为可能"呈增加趋势,水库防洪安全风险增大。与历史时期(1970-2000年)相比,未来水库极端入库洪水增加的可能性从大到小依次为RCP4.5、RCP2.6和RCP8.5情景,其中设计洪水100年、50年和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在3种排放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100年、50年和20年一遇的最大7日、15日洪量在RCP4.5情景下以上升为主,而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则主要呈减少态势。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山东内陆地区2008年以来1级以上小震的月相调制效应,并结合地震b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2-18长清M4.1地震前该区存在低b值、高调制比异常,计算综合节面解P轴方位偏转发现,其与小震b值的低值变化时段非常一致。研究区6次4 级以上地震前,有4次出现异常,调制比≥0.33;而2011年和2016年2次范县地震前未出现异常,可能与范县小震集中区受采油作用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95.
?????????????????????????????????????????????????????????????????????????????????Χ???????????Ч??????????????????????????????λ?????????????沨???仯??????????????????????λ????????Σ???????????λ??????????????????????????????????????????ù??????????????????о???粨?ε????????????  相似文献   
996.
“14·02”湖南三次雨雪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蓉  唐佳  唐明晖  陈红专  杨云芸 《气象》2014,40(12):1450-1506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 1.0×1.0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2月上中旬发生在湖南的三次雨雪过程(简称"14·02")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次过程湘南出现冻雨,温度层结表现为850~700 hPa有明显逆温层,700 hPa温度高于0℃,850和925 hPa温度低于-4℃,地面温度低于0℃。从主要影响系统配置来看,700 hPa强盛的西南急流为水汽的输送和湘南融化层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低层冷空气受南岭山脉阻挡而形成的地面静止锋和深厚的冷垫是导致湘南冻雨较长时间维持的原因。(2)第二、三次过程以降雪为主,温度层结显示地面温度0℃左右,地面以上层次温度低于0℃。(3)第三次雨雪强度最强,暖湿空气沿锋面强迫抬升,在低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导致较强雨雪天气的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强降雪过程具有积层混合性降水回波及低质心高效降水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997.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enthic groups on the barrier fore reef at Carrie Bow Cay, Belize, point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rals and an expansion of the sponge community in 1995–2009. Fifty‐one species are now present in the four geomorphological zones of this reef: the low‐relief spur‐and‐groove zone, the inner reef slope, the outer ridge, and the fore‐reef slope (to a depth of 30 m). Five species are new additions to the sponge fauna reported for Belize, and six species account for 42.6% of the total assemblage: Niphates erecta (9.60%), Aiolochroia crassa (8.8%), Niphates digitalis (6.9%), Callyspongia plicifera (6.63%), Aplysina archeri (5.37%) and Xestospongia muta (5.37%). Species richness, average density, diversity and evenness indexes a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in these four zones but some species appear to be more dominant in certain areas. In the same 30 years, coral cover has decreased by more than 90%, while the octocoral cover has greatly increased (by as much as 10‐fold in the low‐relief spur‐and‐groove zone). Thus the Carrie Bow fore reef appears to be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coral dominance in the late 1970s to algae dominance today, with other benthic groups such as sponges and octocorals showing signs of gradual recovery.  相似文献   
998.
999.
近30a山西不同相态降水的统计特征及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西省1981~2010年108站的地面降水观测数据,以降水量≥0.1 mm的日数为指标,对山西108个县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寨(山西西北部)和陵川(山西东南部)平均降雨日数、平均降雪日数、平均雨夹雪日数都位于全省之首;30 a间山西的降雨日数和降雪日数分别以3.333 d/10 a和1.529 d/10 a的趋势减少,而雨夹雪日数则以0.34 d/10 a的趋势增多;山西区域降雪和降雨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都具有西部减少趋势高于东部的特征,雨夹雪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则具有东部增多趋势高于西部增多趋势的特征;朔州和忻州西部是降雪日数减少趋势最强的区域,运城是降雨日数减少趋势最强的区域,晋城是雨夹雪日数增多趋势最强的区域。应用328个多相态降水过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侵入导致中低空温度下降,0℃层高度降低是降水相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和0℃是山西中南部降水相态转变时850 hPa和925 hPa的临界值;3.5℃则是山西北部和高海拔地区降水相态发生转变时850 hPa温度的临界值;西北路冷空气侵入多相态降水过程,地面冷锋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东路冷空气侵入多相态降水过程,低空切变线则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及NCEP 1°×1°资料,在诊断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一次回流多相态降水过程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降雪漏报的原因。结果表明:冀中南降水区位于700hPa切变线南侧、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 hPa东北风急流交汇处,暖湿空气在冷垫上爬升和急流的次级环流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变化可作为降水预报的重要参考。对比分析雨区和雪区的温度廓线发现:通过温度平流分析温度的垂直分布和演变比单独分析温度特性层高度对于辨别降水相态更为可靠,而雷达风廓线资料可作为识别冷暖平流进而辨别大气温度层结变化的有益补充。本次降水相态预报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温度垂直分布和演变判断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