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1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1154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622篇
地球物理   318篇
地质学   2786篇
海洋学   313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2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针对航空高光谱数据几何畸变严重的问题,该文探索了利用POS数据辅助航空高光谱影像几何校正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POS系统的导航数据的线阵推扫高光谱数据解算成像瞬间外方位元素的原理,以及行方位数据支持的线中心投影影像通过改进的共线方程方法几何校正的过程,实现了无地面控制点数据的直接几何校正。采用高光谱影像分块处理方法,实现了高吞吐快速几何校正。HySpex SWIR-384高光谱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校正算法可达到9.15m的绝对定位精度,最终利用少量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精校正,其均方根误差达到0.93m。  相似文献   
992.
武汉市城市空间集聚要素的分布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不同城市要素的集聚现象具有不同的空间模式,定量化研究城市要素集聚模式的差异和联系对于理解城市发展机理、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为例,获取不透水表面、商业服务业网点(POI)、人口、容积率、城市道路等城市要素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从城市要素的分布形态、集聚程度、集聚模式等来研究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研究发现,武汉市呈现“一主七副”的多中心结构,各城市要素从城市中心向外呈反S型的圈层递减。采用集聚度指数衡量城市要素的集聚水平,结果显示商业POI、人口密度的集聚程度最大,其次是容积率、道路密度、不透水表面占比。高度集聚的商业POI、人口密度呈现出点状模式与带状模式相结合的分布模式,中度集聚的道路密度、容积率呈现点状模式、环状模式与轴状模式相结合的分布模式,低度集聚的不透水表面密度主要表现为环状模式。城市中心的吸引、立体空间开发等促进了城市要素的向心集聚,交通干线、稀缺景观资源的廊道效应等重塑了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993.
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的要素场演变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致洪暴雨过程中暴雨区附近高空和地面要素场的演变特征分析 ,以及对与暴雨降水密切相关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 ,试图了解各层的要素场和物理量的分布及演变与致洪暴雨的关系 ,从而了解致洪暴雨的一些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94.
青海湖现代沉积物的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马宝林  王琪 《沉积学报》1997,15(3):120-125
青海湖目前已进入湖泊关咸化的发育阶段,水位下降,湖体缩小,湖水趋势于咸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根据湖底现代沉积物中的元素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利用沉积物中介质性质指标,可溶盐指标以及表征气候干湿的元素及春组合关系指标等特点,阐述了青海湖距今3500年以来的演化规律,说明青海湖的发展总趋势是水质幅淡向咸变化。  相似文献   
995.
李锋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7,9(4):24-29
利用南极长城站地区西湖底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背景值,对西湖底沉积物元素的时序分布规律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作了较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湖底沉积物元素的时序变化规律与站区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尽管元素的时序变化滞后于自然环境的波动,但对研究长城站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仍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尤其是S元素的异常变化,可能揭示出长城站地区两次规模较大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996.
地幔橄榄石流体包裹体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刘若新 Vieren  W 《岩石学报》1992,8(2):185-189
本文基于激光探针二次离子质谱对地幔橄榄石中单个CO_2流体包裹体的爆破分析,以及中子活化、超高压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讨论微量不相容元素存在状态对地幔地球化学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贺安生  孙一虹 《岩石学报》1992,8(2):194-200
我们首次在湖南发现了钾镁煌斑岩。这套岩石由于遭受强烈风化和蚀变,与典型的西澳钾镁煌斑岩相比,其K_2O和MgO含量明显偏低,Al_2O_3含量偏高。REE含量、金云母成分及以金云母作为主要载体的元素(如Rb、Ba、Ti、Sc、Zn、Ga和Nb等)都与西澳的钾镁煌斑岩基本一致,此外高度富集LREE和U,Th、Nb、Ta、Zr等不相容元素,并有高的δ~(18)O‰值,表明形成这套岩石的上地幔源区受到了软流圈的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批式熔融是大洋玄武质岩石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建立了批式熔融作用中元素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并应用于北秦岭宽坪群变玄武质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研究,对变异图解、相关矩阵、源区成分计算和估计等问题作了讨论。给出了一些具体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稀土元素已被公认为是判断岩石物质来源的有效地球化学指示剂:而物源,尤其是含矿层的物源(有时包括成矿组分的来源)对区域成矿远景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中条山上太古界涑水杂岩、下元古界绛县群、含矿层中条群篦子沟组代表性岩石的物质来源,并从物源(矿源)对含矿层的成铀、成铜远景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铀、铜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