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409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Laboratory batch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orption isotherms and sorption kinetics of th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perchloroethylene (PCE) in five natural sandy materials with a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f oc) in the range 0.080–0.540%. The amended non-linear dual-mode model can describe the sorption isotherms in materials with f oc in the range 0.080–0.090%. For a sample with a much higher f oc of 0.54%, the absorption isotherm was found to fit a linear model. These results may indicate that organic carbon is not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orption isotherm. The sorption kinetics of PCE in samples with f oc in the range 0.080–0.090% are not first-order and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with higher f oc. The sorption process in the materials with lower f oc involves fast sorption, fast desorption and an equilibrium stage. The results may imply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rption kinetics of PCE in low f oc media are pore filling and capillary condensation rather tha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相似文献   
52.
DEM内插方法与可视性分析结果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际采样的散点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反距离权、样条函数、克里格、自然邻点内插、TIN内插5种内插方法生成规则格网DEM,并对其可视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不同内插方法对可视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和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比较敏感,不同的内插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可视性分析结果,其中相关程度最强的是样条函数内插和克里格内插、自然邻点内插和TIN内插。  相似文献   
53.
1991年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 991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和风场进行 Morlet小波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要素有明显的低频特征 ,其变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6月中旬之前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 ,6月中旬之后 3 0~ 60 d振荡逐渐明显 ;低频西风峰值超前降水峰值 2~ 4d。通过对散度场及流场的分析发现 ,7月份以后 ,低纬低频系统北传 ,同时中纬 40~50°N低频系统南传 ,两者交汇在 3 0~ 3 5°N,低频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辐合造成了两次大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54.
多窗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志红  屠其璞  施能 《气象学报》2001,59(4):480-490
多窗谱分析方法是一种低方差、高分辨的谱分析方法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气候系统中高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时频演变信号的诊断分析。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多窗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将其用于近 1 5 0 a来全球及南、北半球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温度呈线性变暖的背景趋势下 ,北半球、全球年平均温度还具有显著的 40~ 70 a的准周期低频振荡 ,它们与变暖过程中的波动性密切相关 ;(2 )年代际振荡信号在北半球温度序列中也相当明显 ,南半球则存在多种低于 5 a尺度的显著振荡周期 ,半球或全球 ENSO振荡分量、QBO周期信号的振幅都具有缓变包络的特性 ;(3 )与传统功率谱估计、最大熵谱估计结果的对比表明 ,多窗谱分析方法方法得到的谱估计分辨力高 ,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55.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概述了近年来用近垂直反射地震方法研究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问题所取得的基本成果,说明了在松辽盆地内所进行的两次深反射地震探查,包括位置、科学目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和基本结果,利用延长排列所得到的约42km长共炮点资料,求出松辽盆地地壳平均速度约为6.197km/s。通过初步解释,认为在上部地壳存在多组低角度断裂、中下部地壳构造具有更为复杂的震相、Moho震相比较清晰,多处出现与Moho震相斜交的震相。  相似文献   
56.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和岩浆系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白山火山区及其附近 ,沿 5条伞状测线和 1条北西向测线进行了 6 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用Robust等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应用阻抗张量分解方法消除了局部不均匀体的影响 ;计算了反映地下横向不均匀性的地磁感应矢量。利用RRI二维自动反演等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 :在近地表存在低阻体 ,并分别与长白山天池水体、聚龙泉温泉、锦江温泉及长白山山门附近的地下水相对应。在长白山天池及其以北和以东地区 ,约 12km深处存在电阻率很低的地质体 ,电阻率为 10到几十Ω·m ,可能是地壳岩浆囊。在测区范围内 ,地壳电性结构在南北方向存在着明显的横向变化 ,而东西方向相对均匀 ,变化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57.
新研制改进的低本底液闪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实时能谱测量、谱显示选取工作点以及测量中断后继续测量等功能,从而使液闪仪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8.
丘陵山区低空急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为锋  王庆安 《气象科学》1996,16(3):256-263
利用丘陵区边界层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8-9月份低空急流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从测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山凰 地形的力差异以及适中的风平流作用等,探讨了测站上空逆温的形成及其对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根据地形热力差所导致的气压斜压性,研究了低空急流的生消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9.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地形通视分析的基本设想的描述及其实践途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结合实例阐明了计算机自动进行通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处理技巧,并附有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