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09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利用观测气象数据集(CN05.1)、地表水文数据集(VIC-CN05.1)以及大气再分析数据(JRA55)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1961-2016年暖季(5-9月)陆地水分收支的长期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对陆地水分收支(Land Water Availability,LWA)时间序列作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将1961-2016年划分为3个时段进行进一步分析(P1:1961-1978年;P2:1979-2008年;P3:2009-2016年)。主要结论如下:在1961-2016年间西北地区LWA呈上升趋势,区域平均的LWA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三个时段的LWA距平百分率分别为-5.45%、-0.46%和13.99%,总体表现为"减少-不变-增加"的特征,尤其是近些年地表水资源增加明显。三个时段的LWA距平百分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尤其在新疆中部、甘肃东部和陕西。西北地区总体上水汽通量输送和垂直速度与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且区域特征明显。西北地区蒸发受降水、向下长波辐射通量和风速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2.
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  吴健平  刘树人 《地理学报》2000,55(6):661-670
从江南先秦时期不同阶段内遗址内涵和位置的变化着手,分析江南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江南先秦文化遗址中文化层年代不连续的原因,找提出江南先秦文化中心变迁的路径。江南先民是从适应自然走向改造自然道路的,由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江南土著文化随自然条件发生兴衰,而这种兴衰又成为土著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动力。  相似文献   
53.
何华  陶云  段旭  孙绩华 《气象科技》2006,34(1):52-56
应用主分量方法分析了云南省84站1991~2000年雨季(5~10月)逐候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了所提取的第1、第2主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同时分析了低频振荡现象与El Nino(La Nina)事件及云南雨季降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云南地区雨季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候(30天)、10候(50天)的月际振荡和15~17候(75~85天)的季节内振荡;②云南雨季的候降水每年都存在30天振荡周期,30天振荡是云南雨季固有的振荡;③当发生El Nino或La Nina异常气候事件时,云南雨季的候降水存在50天振荡周期;④当云南雨季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正(除2000年为零距平);当云南雨季不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为负。  相似文献   
54.
1 INTRODUCTION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put and useof precipitation by forests, rainfall also makes adifference on partitioning of gross precipitation overthe canopy, equilibrium of water amount in river basinsand water cycling processes[1-4]…  相似文献   
55.
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6.
利用架设在珠峰北坡4475m高度处的一套开路涡动协方差测量系统,对曲宗地区的大气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平衡各分量和能量平衡各分量在高原雨季前(5月),雨季中(7月)和雨季后(11月)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曲宗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平均变化均呈单峰单谷型特征,气压则呈双峰双谷型特征,风速日变化为单峰型特征,风速一般在午后突然增大.伴随着雨季的爆发,曲宗地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风速减小.主导风向由东北风转换成西南风.雨季前后,辐射平衡各分量及能量平衡各分量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7.
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有效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水库汛期分期其实质是一个聚类数目未确知的高维时间序列聚类问题,它要求聚类方法具有能处理高维和时序性数据,且能同时回答聚为几类最为合理的能力。鉴于目前常规聚类方法不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在模糊C-均值聚类和紧密与分离聚类有效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处理高维时序聚类问题的动态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时序聚类有效性函数,耦合二者建立了适用于汛期分期的有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提出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常规迭代优化求解对初值敏感的困难,并给出了完备的建模步骤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滦河流域潘家口水库汛期分期中,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quality of water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its quantity. In order to know the quality and/or suitability of groundwater for domestic and irrigation in upper Gunjanaeru River basin, 51 water samples in post-monsoon and 46 in pre-monsoon season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various parameters. Geological units are alluvium, shale and quartzite.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chemical indices like percent sodium,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residual sodium carbonate, permeability index (PI) and chloroalkaline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The pre-monsoon waters have low sodium hazard as compared to post-monsoon season. Residual sodium carbonate values revealed that one sample is not suitable in both the seasons for irrigation purposes due the occurrence of alkaline white patches and low permeability of the soil. PI values of both seasons revealed that the ground waters are generally suitable for irrigation. The positive values of Chloroalkaline indices in post-monsoon (80%) and in pre-monsoon (59%) water samples indicate absence of base-exchange reaction (chloroalkaline disequilibrium), and remaining samples of negative values of the ratios indicate base-exchange reaction (chloroalkaline equilibrium). Chadha rectangular diagram for ge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and hydrochemical processes of groundwater for both season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waters are Ca–Mg–HCO3 type. Assessment of water samples from various methods indicated that majority of the water samples in both seasons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purposes except at Yanadipalle (sample no. 8) that requires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oundwater in post-monsoon season in all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 on the higher side due to dissolution of surface pollutants during the infiltration and percolation of rainwater and at few places due to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59.
1997年华南汛期降水异常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飞  肖子牛  李泽椿 《气象》2007,33(12):23-30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7年华南地区汛期异常降水低频特征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研究表明,1997年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表现为不同的振荡特征;前汛期降水主要以10~20天准双周振荡为主,而后汛期降水的低频特征并不明显。进一步对降水和其它要素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年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低频纬向风的传播变化与降水的时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并且,高、低纬度低频风场同时向华南地区传输,会产生极强的降水。在对大气低频扰动动能的分析中也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伴随着低频扰动动能在该地区的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