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new approach to global geomagnetic sounding is developed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of spherical harmonical analysis and subsequent transfer function determination.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minimizing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magnetic fields. The discrepancy is considered as a function of the medium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coefficients of external field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laterally inhomogeneous as well as homogeneous earth models. An example of its application to a radially symmetric model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72.
过去十年,随着卫星航空信息日渐丰富,作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遥感技术不断开拓了应用的新领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高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八五”期间,遥感又列为重点项目,预期气象卫星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再次出现高潮。在资源卫星群星灿烂,航空遥感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潜力和所取得的技术进步,集中力量,研制大容量存储,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功能的智能化技术系统。这样才能适应防灾,估产为主要目标,并兼顾开放城市及全球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73.
本文综述全球定位系统(GPS)在航空遥感自动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着重叙述了GPS用于航空遥感定位的可能性和用机载GPS接收机按相位差分法进行航空遥感定位(空中三角测量)的一个典型试验结果。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由于动态GPS定位技术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它可用于从1:500到1:10万比例尺的各种地形图和专题图制作,以及诸如坐标地籍等高精度点位测定。文中还展望了GPS技术在航空、航天遥感中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未来10年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影像的获取将走向多种传感器、多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各国计划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将使我们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不同分辨率的、多谱段的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和侧视雷达的数据。从而构成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防治的多层次遥感影像金字塔。为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对地观测数据来回答地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时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遥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巨大潜力,必须从技术上建立一个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鉴于目前应用滞后于发射,软件落后于硬件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要叙述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希望国家集中各有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来共同攻关,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提高综合研究与深入分析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5.
21世纪能源与环境的前沿问题——天然气水合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极为丰富。据国外专家估算,水合物中的天然气总资源超过了包括煤炭、石油与常规天然气在内的所有已知可燃矿产的储量。天然气水合物层是油气聚集的极好盖层,可以作为勘探油气藏的标志。天然气水合物还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的甲烷的重要源和汇。因此,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对开拓21世纪能源、完善油气成藏理论、解决天然气工业生产和输送过程的管进堵塞问题,以及探讨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问题均有重大意义。目前应开展的研究内容与重点课题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机制与油气成藏演化规律;分布规律及有利蕴藏地区;物化特性及其生成与消除的方法;天然气水合物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76.
Coral islands formed of largely unconsolidated sands only a few metres above sea level are thought to b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sea-level rise consequent upon global warming. However, scenarios which predict catastrophic flooding and loss of island area need reassess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light of the continued downwards revision of projected rates of future sea-level rise. Revised questions concer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ef growth and sea-level change, biophysical constraints on coral growth, and the importance to reef systems of potential changes in the magnitude, 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hurricanes. It is clear that most reefs have the growth potential to meet even the highest of future sea-level rise scenarios, but too little is known about physi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traints to reef growth to adequately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constraining this potential at the present time. Future sea-level rise in the tropical oceans, and coral reef responses, will take place against a backdrop of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in Holocene sea levels, resulting from the varying interaction of eustatic and hydro-isostatic processes. These differences have generated varying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eefs and varying inherited topographies upon which future sea-level changes will be superimposed. These control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ssessing differences in vulnerability to future sea-level rise for reef islands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the Caribbean Sea.  相似文献   
77.
计算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的界面网全局方法   总被引:27,自引:16,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慢度分块均匀正方形模型将介质参数化,仅在正方形单元的边界上设置计算结点,这些结点构成界面网.根据Huvsens和Fermat原理,由不断扩张、收缩的波前点扫描代替波前面搜索,在波前点附近点的局部最小走时计算中对波前点之间的走时使用双曲线近似,通过比较确定最小走时和相应的次级源位置,记录在以界面网点位置为指针的3个一维数组中.借助这些数组通过向源搜索可计算任意点(包括界面网以外的点)上的全局最小走时和射线路径.这一方法不受介质慢度差异大小限制,占内存少,计算速度较快,适于走时反演和以Maslov射线理论为基础的波场计算.  相似文献   
78.
全球最优插值客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屠伟铭  张跃堂 《气象学报》1995,53(2):148-156
主要叙述国家气象中心实时运行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客观分析方案,该方案采用最优插值统计方法,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各种类型有不同误差的观测资料和模式的6h预报值,给出数值形式的全球分析值。在两年的业务运行中,为T42中期数值预报谱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场。  相似文献   
7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ily values of global radiation measured at the ground in the vicinity of Budapest and in the Hungarian Great Plain and two kinds of cloud parameter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METEOSAT analogue paper pictures was studied for the period between November 1981 and July 1983. One of the cloud parameters, the cloud coverage given in tenths, has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face global radiation. The other cloud parameter, the relative brightness, is in a good linear connection with the global radiation. The advantage of the first parameter is that its determination does not demand any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the second parameter is more objective. The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ed global radiation values with the data measured shows that the precision of the formulae determined is good in both cases.  相似文献   
80.
由于海冰覆盖,北极碳汇(Arctic Carbon Sink)在全球碳通量预算中经常被忽略或简单处理。但随着全球变化加剧,北极发生快速变化,北极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日趋重要。综合对北极碳汇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北极碳汇的来源、变化以及主要调控因子,评估了北极碳汇现状。探讨了在全球变化中,影响北极碳汇变化的因素及其对未来北极碳汇变化趋势的影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