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台风"泰利"影响庐山连续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初庐山连续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北方高压脊的阻挡,“泰利“低压在赣西北停滞,导致庐山出现持续强降雨.强降雨期间,高层流线散开,低层流线汇合;“泰利“登陆后西北行时,低压西部有冷空气补充;庐山低层并未直接受冷平流影响;对应2次暴雨极值的出现,庐山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降雨加大,高山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从而导致这次庐山降雨加强.  相似文献   
22.
昭通头寨沟特大型灾害性滑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昭通头寨沟滑坡具有启程剧动、行程高速、来势凶猛、破坏严重和灾害面广的特点。该滑坡是一个剧动式高速特大型岩质滑坡。本文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和滑动的机制,根据滑坡运动后的残留痕迹和堆积地貌特征,认为头寨沟滑坡的运动方式和路径独具特点。通过对滑后斜坡稳定性的评价,说明滑坡部分残体仍有活动迹象,据此提出了滑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3.
余志山 《地下水》2010,32(3):149-151
黄河三峡系指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盐锅峡和八盘峡,其中盐锅峡移民区共安置移民986户,5527人,主要分布在永靖县盐锅峡镇所辖的黑方台台塬上下的10余个村庄中。黄河三峡移民区地质灾害主要为大规模群发性滑坡灾害,集中分布在黑方台台塬边坡地带。黑方台台塬面积约13.7 km2,台塬地面高出周围地形约100~133 m,自1968年上水灌溉以来,已累计发生滑坡灾害100余次,已造成4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台塬长期大水漫灌是诱发本区大规模群发性滑坡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新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滇池的污染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滇池污染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一是水流太慢,二是污水南侵。从这两大污染因素可以找到两大对策:一是加速湖水流动,二是阻止污水南侵。基于滇池污染实际上是北部污染南部造成的,改变滇池出水口,开挖一条新河道,让滇池水倒流,滇池从原来的下游方换到上游方,城区污水不入滇池,即使进入也能让它快速从北部流出去,北部的污染负荷很容易从北部流出去,南部高水位的水位势压力阻止了北部负荷南侵,解决了滇池污染。  相似文献   
25.
Mattsson, Jan O.: Naturgeografin i högskolan och samhället i Sverige. Geografisk Tidsskrift 83: 4–6. Copenhagen, June 1, 1983.

Geography as a national science in Sweden: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training as well as the aplication of geography in the community. 1982.  相似文献   
26.
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土地沙漠化成因,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靳鹤龄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7,17(3):255-260
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河谷林芝地区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于沿江河漫滩和阶地上。在对沙漠化土地类型、分布调查的基础上指出,自然因素是土地沙漠化的基础,处于主导地位,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加剧了沙漠化的正过程,沙漠化土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呈发展的趋势。同时,还提出了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7.
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类典型的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文章在研究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物质来源、结构成因、形成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特征。通过总结万州堆积层滑坡的滑体和滑床特征,得出了近水平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物质来源和结构成因为:崩塌堆积为主,冲、洪积为辅;形成模式为:后部陡壁形成,滑床形成,滑体底部物质形成,滑体土石混合体形成,滑体表层物质形成,滑动解体等6个阶段。变形破坏特征为:滑动多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同时也会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滑体存在多层剪切带,并在不同位置的剪切带其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差别较大,滑体存在着差异变形,对此文章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8.
李军  宋金明 《海洋科学》2016,40(12):8-12
以海洋沉积物中镉检测结果为例分析报道了近期对我国56个海洋行业监测检测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测定结果异常进行了原因分析,这对能力验证活动组织者和参加者完善能力验证方式及实际检测提供帮助。此次能力验证的结果表明,提供海洋沉积物中Cd测定有效检测数据的55个实验室,其中满意、可疑以及不满意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42、11和2个,分别占总数的76.4%、20.0%和3.6%;测定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对样品制备及设备的把控能力,对检测技术人员系统地训练和培训是提升实验室检测准确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广东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失稳原因与防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大量实际工程实例的综合分析研究,论证了近年来广东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防治设计理念、治理程序、边坡监测和应急措施,认为在水及气候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工活动等方面的存在不利因素。由此,提出了由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察、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组成的五阶段,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路堑边坡的防治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30.
基于华东气象站点1960~2005年逐日最高地面气温和同期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赤道太平洋海温和登陆华东及我国的台风个数,分析了华东极端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华东每年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表现出较大的时间动态变化和空间地域差异。在过去45年间,华东高温日数发生了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发生了高-低-高的年代际变化。高温日数在华东中南及西南部较多,而在华东东部沿海和北部较少。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华东中西部的浙江、安徽和江西大部分地区较高。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类型的跃变和跃变时间。在华东南部一些地区,高温日数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和强度指数、上年下半年Niño4区海温和当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呈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也增加了华东高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