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23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1983与1985年夏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1983与1985年夏季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结果表明,1983年(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东亚季风区上空的低频振荡比1985年(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的低频振荡强,而热带西太平洋的情况恰好相反。这是由于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强盛所致。分析结果还表明:1983年夏季低频波基本上是东传的;1985年夏季,在中高纬度地区低频波主要还是东传,热带是西传。西藏高原是大气低频振荡的汇区。  相似文献   
72.
厄尼诺与东亚暖冬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受钧 《气象学报》1995,53(3):380-384
应用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ECHAM3),根据实际观测的海面温度资料,从1979年1月1日长期积分至1992年。模拟了厄尼诺年的东亚暧冬和弱冬季风现象。对于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3.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异常与1997年El Nino 事件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崇银  龙振夏 《大气科学》2001,25(5):589-595
利用美国NCEP资料分析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与ENSO的关系,揭示了1997年E1Nino事件的发生,与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大气ISO在1996年冬到1997年春期间的异常增强有重要关系.而且该地区ISO的异常增强并不主要由赤道印度洋地区移来,主要表现为ISO在印度尼西亚上空被激发增强和东传.印度尼西亚地区ISO的被激发,则是由于东亚冬季风强异常在该地区引起的强对流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bsurface influence on SST in the Indian Ocean show strong seasonality. The subsurface influence on SST confines to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SIO) in boreal winter and spring; it is observed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in boreal summer and fall. Interannual long Rossby waves are at the heart of this influence, an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ouple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TIO). Principal forcing mechanism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se interannual waves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two dominant interannual signals in the tropics, namely El Niñ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are also discussed. Two distinct regions dominated by either of the above climate signals are identified. IOD dominates the forcing of the off-equatorial Rossby waves, north of 10°S, and the forcing comes mainly from the anomalous Ekman pumping associated with the IOD. However, after the demise of IOD activity by December, Rossby waves are dominantly forced by ENSO, particularly south of 10°S.It is found that the subsurface feedback in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ridge region (north of 10°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central east African rainfall in boreal fall. The Indian Ocean coupled process further holds considerable capability of predicting the east African rainfall by one season ahead. Decadal modulation of the subsurface influence is also notic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subsurface influence north of 10°S coherently varies with the IOD, while it varies coherently with the ENSO south of this latitude.  相似文献   
75.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结晶分离早期形成镁铁矿物,镁铁矿物中的Ni和Mg是相容元素。随着结晶分离作用的进行,Ni、Mg在硅酸盐岩浆及后形成的硅酸盐物质中的丰度下降。橄榄石中Ni含量及硅酸盐物质MgO/FeO比值都与母岩浆的相关值相关,据此可推断母岩浆的信息,它们之间可由实验测得的系数相联系。当岩浆饱和硫化物时,在结晶分离过程中硫化物珠滴会与镁铁硅酸盐物质一道析出,同时,与硫化物非饱和岩浆相比,过多的Ni会随之析出。这也反映在Ni、Mg含量比无硫化物分离时有更迅速的降低上。Ni、Mg含量变化值可以在VoiseysBay侵入体的模式曲线上反映出,加拿大Labrador的这一侵入体赋存了一个世界级的Ni-Cu-Co硫化物矿床。过去的作法是将侵入体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与Simkin和Smith得出的各种火成岩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相比较以确定Ni亏损,进而假定橄榄石来自硫化物饱和、有经济价值的岩浆。现在的研究显示这种简单的对比会导致错误。将样品数据与模式曲线对比并反映出侵入体矿物结晶堆积特征是重要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样品数据能很好地被模式曲线拟合。以在VoiseysBay的研究为例,当硫化物液相与硅酸盐矿物被去除后,硫化物非饱和的分离作用期就会显现出来,随后是硅酸盐结晶作用期。  相似文献   
76.
风应力对热带斜压海洋的强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线性的具有不同密度、温度的热带海洋两层模式,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对纬圈风应力的响应.解析地求得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厚度、洋流及海温分布.结果表明次表层温度变化明显要比表层海温变化大,同时在大洋西部次表层发展起来的扰动向东传播能引起海温分布形态的异常.理论结果支持观测己表明的热带西太平洋物理量的变异在ElNino/La Nina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事实.  相似文献   
77.
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与北赤道流异常海温西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对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发生起重要作用的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变暖异常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变暖异常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变暖与赤道太平洋的北赤道流(10°N)的海温异常存在密切关系.在El Nino事件发生的前期,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异常暖水沿北赤道流温跃层潜沉向西太平洋暖池区输送,在西太平洋暖池堆积并向赤道西太平洋扩展,当异常暖水达到一定强度,并在大气的强迫下,异常暖水沿温跃层东传至赤道中东太平洋并上浮于海面,最终导致El Nino事件的爆发.北赤道流的异常海温西传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异常的重要机制,是导致El Nino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油水层快速识别改进的CP网络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网络具有分类快速、准确等优点。文中详细介绍了CP网络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部分改进,增加了误差检验和网络测试功能;使用VisualBasic6.0开发了相应仿真软件,并将其用于某油田的油、水层快速识别。实际应用表明:改进的CP网络训练周期短、识别准确率高,完全可以用于油、水层等的快速识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一种面向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索引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史文中  郭薇  彭奕彰 《测绘学报》2001,30(2):156-161
空间检索技术是有交地管理和操纵空间数据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空间检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上的局限性,指出了一种基于凸多边形的空间索引技术,本文首衔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类空间索引技术及其特点,接着讨论卫面向地理信息的空间索引技术面临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多边形的空间索引结构-CP-树,并侧重分析了其空间运算算法及时空效率,最后指出了空间索引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瓦克环流、哈德莱环流、副热带高压、台风等的分析 ,结合广西降水和气温异常状况 ,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 ,使瓦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发生变化 ,引起副热带高压增强 ,台风生成数减少 ,从而产生广西前汛期偏涝 ,后汛期偏旱 ,全年气温偏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