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篇
  免费   1348篇
  国内免费   1947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4010篇
地球物理   790篇
地质学   1161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87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梅学 Ueno  K 《冰川冻土》1999,21(3):233-236
利用GAME-Tibet加强观测期间(1998年5 ̄9月)D105站的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夏季风降水的特征。表明从6月7日到9月18日,这104d中有81d产生降水,总结水量为279.2mm,每天平均降水量达3.45mm。可以认为6月7日左右为唐古拉山北坡D105站处夏季风爆发日。8月份降水量最大。为121.6mm,占观测期间总降水量的43.6%。在夏季风期间,季风降水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992.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5,他引:27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定级分类,滑动平均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黑河出山径流(莺落峡水文站)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河出出径流的多年变化具有持续性,周期性和丰枯水变化较平稳,波幅不大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3.
近50 年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华南地区110 个台站1961—2008 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各站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运用线性回归、M-K 突变检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年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年极端强降水频次在华南中部较大、广东沿海和广西西部内陆较小;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有3 个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一致性异常特征是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的最主要空间模态,而东、西反向和南、北反向变化模态也是比较重要的异常模态。在时间分布上,华南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夏半年极端强降水频次占全年总频次的83.7%;1960 年代和1980 年代极端强降水频次较少,从1980 年代中后期起,极端强降水频次有由少变多的趋势。华南区域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气候倾向率不一致,除中部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大部呈上升趋势,华南区域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的平均序列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分为6 个主要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其中有3 个区域的代表站先后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94.
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徐国强  胡欣  苏华 《气象》1999,25(7):3-7
利用MM4模型,设计了4种模式地形方案,讨论了太行山地形对“96.8”暴雨降水量的贡献;并利用垂直运动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探讨了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增幅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的降水中心强度及位置有显著影响,具有60%增幅作用。太行山地形对垂直运动及水汽辐合也都具有增幅作用。模式地形越真实,预报结果越好,地形越高,降水增幅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象玉  纪英惠  潘志祥 《气象》1999,25(9):31-35
利用1998年6月13日00时-14日14时地降水量,地面风场,高空雷达回波资料,被步分析了中尺度过程的演变特征,同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并统计出物量,中低压环流活动与暴雨的对应关系。在大尺度环流形势下,中尺度辐合线和地形作用为局地大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96.
李德萍  黄明政  毕超 《气象》1999,25(1):52-54
历年10月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温变化与来年初夏(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呈明显的反相关;其海温的年际变化对于青岛地区来年汛期降水具有敏感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对云南的一次冬季强降水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θe 陡立密集区内;倾斜涡度发展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形成强降水的重要因子;大气的弱位势稳定和强斜压性有利于云南冬季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全国降水和气温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13,他引:26  
利用1951-1998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的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它与全国其他地区降水和气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有明显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6-7月降水异常程度大,频数多,以7月为最;在近48年中,该地区的降水异常表现为3个明显不同的气候时段,可选出10个涝年和8个旱年。  相似文献   
999.
对1951-1998年初夏500hPa高度场作单点遥相关、并重点分析1991-1998年我国初夏旱涝与遥相关型的关系。结果显示;除1992年以外,初夏的大涝和大旱都与东亚太平洋型,黄河东亚型的异常有关,而1998年东北地区的涝还与异常强的WA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天文准19年周期与西北降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体运行周期角度分析发现,月亮等天体运行存在显著的准19年周期。相应对年际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厄尔尼诺事件也有准19年周期,每19年出现4~5个厄尔尼诺事件。在月赤纬最大值谷点年附近,西北区容易出现春旱;在月赤纬最大值峰点年附近,西北区春雨正常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