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3篇
  免费   2291篇
  国内免费   3180篇
测绘学   335篇
大气科学   328篇
地球物理   1807篇
地质学   10547篇
海洋学   740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789篇
自然地理   50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44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河口最大浊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oceanic processes on the sensitivity of transient climate change is investigated using two sets of coupled experiments with and without tidal forcing, which are termed Exp_Tide and Exp_Control,respectively. After introducing tidal forcing, the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TCR) decreases from 2.32 K to 1.90 K,and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warming at high latitudes decreases by 29%. Large ocean heat uptake efficiency and heat storage can explain the low TCR in Exp_Tide. Approximately 21% more heat is stored in the ocean in Exp_Tide(1.10×10~(24) J) than in Exp_Control(0.91×10~(24) J). Most of the large ocean warming occurs in the upper 1 000 m between 60°S and 60°N, primarily in the Atlantic and Southern Oceans. This ocean warm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 The initial transport at mid-and high latitudes and the decline in the AMOC observed in Exp_Tide are both larg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Exp_Control.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AMOC are also different with and without tidal forcing in present experiments. The AMOC in Exp_Tide has a large northward extens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OC and TCR suggested by previous studies using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03.
甲状腺素对斜带石斑鱼仔鱼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甲状腺素(Thyroxine,T4)处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仔鱼,研究T4对仔鱼变态的影响。仔鱼在变态前期和变态高峰期,用0.01mg·L-1T4处理7d后仔鱼完成变态,用0.10mg·L-1T4处理4d后仔鱼完成变态,用1.00mg·L-1T4处理3d后仔鱼完成变态,对照组仔鱼在实验期间未能完成变态。用0.01mg·L-1T4处理变态高峰期仔鱼其存活率明显提高和全长增长明显变慢,但对变态前期仔鱼无影响;用0.10和1.00mg·L-1T4处理变态前期和变态高峰期仔鱼,其存活率显著降低和全长增长明显变慢。结果表明,在变态高峰期用0.01mg·L-1T4处理仔鱼能加速它的变态并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4.
5种常见养殖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测定了真鲷、平鲷、黑鲷、斜带髭鲷和勒氏微鲷等5种常见养殖鱼类肌肉的生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计算了其能值和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定的5种鱼类肌肉都具有含高蛋白质低脂类的特征,氨基酸和常见营养元素的种类齐全,含量较高,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105.
长江河口南北槽输沙机制及浑浊带发育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06.
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N、P吸收速率的 影响,分别对不同氮和磷的浓度、氮磷比及不同化合态氮对这两种藻类氮、磷吸收速 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范围内,两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随介质中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氮磷对两种海藻N吸收速率的影响不存在 显著差异,但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最高对磷吸收速率在介质的氮磷比为 10:1时;海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的降低而增加,对PO43-P的 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似,而对NO3-N的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反.  相似文献   
107.
海带孢子体吸收磷酸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陆地植物吸收磷酸盐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WillyLin(1979)报道了玉米根对钾和磷酸盐的吸收情况。pedro Bravo-F(1981)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下,玉米根吸收磷酸盐和钾的情况。D.J.Lathwell(1967)研究了温度对离体玉米根吸收正磷酸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变质高峰期温压条件、退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本区为鲁苏构造带的北延部分,代表本区晚元古代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及三叠纪华北陆块向华南陆块推覆事件的发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109.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 Preston,1904)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鳃为材料,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制片方法,研究栉孔扇贝染色体核型,得出2n=38,NF=76,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亚中部着终点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1对。与日本沿岸栉孔扇贝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核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0.
南沙群岛海区珊瑚礁灾害性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有独特的灾害地质类型。珊瑚礁灾害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通过珊瑚礁的地质记录研究了内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外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海底槽谷与地形突变带、崩塌、滑坡、峰礁与埋藏礁、泥丘、埋藏负地貌等),同时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珊瑚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