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7篇
  免费   1062篇
  国内免费   1590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6399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947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利用1961~2000年6~9月淇、卫河流域降水资料,采用单元综合评判法确定流域暴雨日,并对暴雨日进行分型,确定暴雨预报天气学指标,建立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2.
分别对旱灾、霜冻,低温冷害,暴雨和洪涝等灾害进行指标界定,并分析其在全市范围内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降低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缪敏 《浙江气象》2002,23(3):11-13
通过对1999年梅汛期6月24日-7月1日连续暴雨过程分析,发现850hPa安庆附近低涡中心不断的发展东移和重建、西南和东北偏东两支低空急流加强导致的切变辐合加强,为连续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明显的辐合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同时发现:暴雨的雨强变化与副热带高压的南北摆动、中低层冷空气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阿光碧 《四川气象》2002,22(1):8-11
本文选取2001年6月28日四川盆地的首次暴雨过程和8月18日四川盆地的区域暴雨过程,比较了成都区域中心η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的HLAFS模式对其降水预报,表明数值模式对此降水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特别是区域η模式,无论在降水强度和落区上都较HLAFS模式预报要好。  相似文献   
45.
灾害性天气(暴雨、强对流、雾、高温与干旱)的准确预报是目前世界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9.20”区域暴雨、大暴雨由于发生时间晚,前期为阴雨天气的流场给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成都市气象台用溃变原理V-30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T106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和本站暴雨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报出了“9.20”区域暴雨、大暴雨过程。该文特征分析意在总结出成都地区暴雨预报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高青云 《四川气象》2002,22(2):9-12
对2001年8月19-20日全川移动型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初始扰动产生在对流层中层移动性低槽底部强烈发展的低空热低压倒槽中,有利的物理量配置环境、大尺度系统的稳定型和非均一热成风偏差分布对其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动点、不动点群体系统局域阻塞概念,并结合高低空散度的不平衡,明确了移动型川东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47.
对2001年8月台风低压-桃芝穿过山东半岛时产生的降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台风低压在登陆初期雨强最大;地形对降水再分配起重要作用;前期较多的降雨和本次高强度暴雨是水库拦蓄量特别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2001年9月22-23日南疆西北部山区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分析,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49.
根据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沿线10多个气象水文观测站40多年(建站至2000年)各历时最大降水量资料,对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暴雨强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熵气象学导出的暴雨时程方程,预测了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各历时最大降水量。这对于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工程设计和施工及未来铁路客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50.
1999年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的曲面拟合法(NMOCSF)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一次连续暴雨过程作物理诊断,结合天气形势讨论了准静止华北高压的形成及其对江淮和杭嘉湖平原连续暴雨的贡献。指出,当江淮和杭嘉湖平原处在梅雨期时,应特别注意华北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一旦构成阻塞形势,就极可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