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2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测绘学   629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2793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5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测绘》2008,(6):67-67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是集设计、施工.科研、制造、安装为一体.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国有大型综合施工企业.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4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严寒地区进行非开挖施工,包括:顶管、水平定向钻进、管线修复与替换等可能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以及防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中国公路泥石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泥石流是指发育于公路沿线并对公路桥涵、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护结构具有冲击毁损和淤埋破坏的病害类型。丰富的物源、具有焚风效应的气象条件以及泥石流沟轴线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等是形成大型泥石流的宏观背景。将泥石流概化为固、液两相流体,运用两相流理论、泥沙运动力学、Bingham流变方程和Bagnold颗粒相互作用试验结果等,初步建立了泥石流固-液分相流速计算方法、基于泥石流在防治结构表面及泥石流沟岸产生的冲击形迹建立的反求泥石流冲击力计算方法以及泥石流磨蚀力计算方法。开发了速流结构、泥石流隧道及翼型墩汇流结构等10余种防治技术,集成了拦-汇-排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据此撰写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指南》。实施了60余个防治工程。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公路泥石流理论及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4.
余成伟  刘星 《云南地质》2008,27(4):509-513
隧道断层(F2)为张性正断层,破坏原岩中较为对称的应力平衡,加之带内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使得断层更加容易坍塌和涌水。建议采用稳定掌子面法和专门支护保证硐室稳定。  相似文献   
45.
在高坝建设中.由施工期导流洞改建成的"龙抬头"形式永久泄洪洞是实际工程中一种常见形式.本文以紫坪埔为例,在岩体结构模型概化的基础上.采用FLAC3D"的数值分析方法t系统研究了紫坪铺水电站导流洞改造成泄洪洞,开挖完成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特征,与开挖过程中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洞室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现象,已成为高速公路的多发常见病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桥头与路基的沉降差所致。通过对在建垫(江)邻(水)高速公路“桥、涵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提出合理设置过渡台阶,使用级配碎石作回填材料,铺设土工格栅加强整体性等工程措施,经现场试验检验,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以往有关探索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产品质量的议论有不少的讨论。笔者根据多年勘察设计的实践经验,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总结,找出了人才、科技、管理、法制、文化五要素,笔者认为,这才是提升勘察设计产品质量的真正动力。本文就五要素在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对五要素本身的丰富与创新作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48.
采用老化徐变理论和等效弹性模量法,对肋柱式锚杆支挡结构的徐变影响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了支挡结构的徐变次内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逆作法条件下,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岩土侧向压力也增大,使后期施工的混凝土构件产生的徐变次内力也随之增大;考虑徐变后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可靠,尤其坡脚处后期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更要关注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勘探技术,近年来在工程勘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及MN-B三极测量装置系统的工作方法。结合西气东输施工道路料场勘查,对MN-B三极测量装置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质解释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结果显示,高密度电法在西气东输管道施工道路天然建筑料场的勘查中显示出了较多的优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快速料场勘查、确定料场有用层的厚度、准确地计算料场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地铁建设对济南白泉泉群的影响,在综合分析白泉泉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假定研究区岩溶强径流带位置及水力性质,利用FE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以规划地铁M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济南东站、梁王站、梁王东站分别施工及3个站同时施工4种情景下,采用施工降水或施工降水+人工回灌两种施工方式对白泉泉群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施工降水的施工方式使得白泉泉群流量衰减,其中3个站同时施工对泉流量的影响最大,泉流量最大衰减达5.48%;各站分别施工时,济南东站对泉流量影响最大,泉流量较未施工时减少了0.043×104 m3/d。采用施工降水+人工回灌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泉流量的衰减,各车站施工时的泉流量衰减由仅施工降水时的2.26%~5.48%降低至0.08%~1.21%。岩溶强径流带有利于地下水形成优势径流,促进白泉泉群补给,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地铁施工引起的泉流量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