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5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本文利用常规的天气学原理分析了“94·6”广西大暴雨过程,指出了低涡、西南风急流以及水汽通量轴与暴雨的配置关系和前期征兆,揭示了它的环流背景和各个场的配置所构成这次大范围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62.
乌盟明显降雪过程的中期天气预报杨应森,牛玉峰(乌盟气象处)中、大雪天气过程是乌兰察布盟地区冬季牧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对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中、大雪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是比较复杂、困难的,也是我盟党政领导、生产单位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乌盟地区中、...  相似文献   
63.
前苏联高空探测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陈奕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1引言自前苏联杰出的高空气象学家莫尔恰诺夫(P.A.Molchanov)首先成功地施放了由他设计的第一个无线电探空仪(1930年1月)以来,无线电探空仪及其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已...  相似文献   
64.
东亚梅雨锋暴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梅雨锋的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特征、梅雨锋低空急流和暴雨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对低空急流和暴雨发展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5.
66.
不同雨强台风的诊断对比与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不同雨强台风的诊断对比及数值试验得出一些结论。台风暴雨与锋区、高低空急流有关。强锋区可导致200hpa西南风高空急流与右后房非地转辐散的加强,并在其作用下,激发重力惯性波。其调整过程,即为暴雨的突然增幅过程。调整时间约3 ̄6小时。调整过程使低空急流加强,加大向暴雨区的水汽动量输送,有利于降水加强。调整过程结束后,雨量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67.
具体分析了本文Ⅱ的模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试验较清楚地再现了青藏高原地形对西风气流的影响,也显示了不同地形、急流的有无、强度和位置以及初始槽强度和基本气流斜压性的强度对东移槽的影响。这些结果有的清楚地再现了过去熟知的或还不很清楚的地形影响事实,有的可为东移槽的预报提供着眼点。  相似文献   
68.
黄土高原上两次低空东北急流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刘子臣  张健宏 《高原气象》1995,14(1):107-113
通过对黄土高原上两次没有低空西南急流参与的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发现低空东北急流在两次暴雨中份演了主要角色,因此,称这类暴雨为东北急流暴雨,与西南急流对比分析后认为,两种急流有很大同,东北急流具有自己的特点。文章最后给出了东北急流暴雨的三股气流模式。  相似文献   
69.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长江中游强暴雨形成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对1998-07-22T08-14发生于武汉附近的一次强暴雨过程的分析发现,这次强暴雨发生于南方暖区与北方冷空气脱离的孤立系统中,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它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对大尺度雨区的生成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边界层南风急流、低空西风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上下的耦合作用是强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925hPa上边界层偏南风急流是暴雨区所需水汽的最大提供者和暴雨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850hPa上低空偏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200hPa上中纬高空西风急流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高空的条件对称不稳定,三者上下耦合使得中低空对流上升运动得以向上发展和加强,从而产生强暴雨.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发生在2004年8月13日德令哈地区的大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汽、热力条件和动力机制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雨的内在机制,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与新疆东移冷空气在副高边缘交汇时低涡辐合带强烈发展,激发了前期堆积的不稳定能量,同时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为大雨提供了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了大雨天气的预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